常乾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乾坤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举行前,大家曾经有个顾虑,就是根据当时掌握的情报,蒋介石集团制定了计划、要派飞机前来轰炸。大典总指挥聂荣臻为此找到当时的航空局长,问他怎么办。局长说:“怕什么,我们受阅的空军部队也挂上实弹,他们要是敢来,就让他们命丧当场!”

这位局长,名叫常乾坤,1904年9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亳城村。他是黄埔第三期生,跟王耀武、戴安澜、黄公略、陈奇涵等人是同学。黄埔军校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考入广州航空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几个最早的飞行员之一。同年,国民政府挑选精英飞行员去苏联深造,常乾坤就此到了苏联学习飞行,并于1930年1月,加入了苏联最精英的独立航空队。

当时的苏联空军司令曾想把常乾坤留下来,为苏联空军效力。但常乾坤还是在抗战爆发后回到国内,参加抗战。1940年12月,常乾坤到了延安后,即向毛主席申请建立了一座航空学校。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延安的条件,成立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任命常乾坤为工程学校校教务主任。

常乾坤和王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乾坤和王弼
第一批进入东北的航校成员,左一为常乾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批进入东北的航校成员,左一为常乾坤

后来,在第18集团军总参谋部下成立航空组,常乾坤任副组长。日本投降后,常乾坤被派到东北筹建航空学校。临行前,周恩来亲自来给他送行。常乾坤到任后才发现,苏联人早把重要的航空器械都搬走了,剩下的只是一些“破烂”。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常乾坤靠着这些破烂、一步步把航校发展了起来,造就了后来名震天下的东北空军。

那个时候,尽管关东军投降了,但驻守辽阳的日军第四飞行大队拒不投降,其中有飞行员17人。常乾坤派出代表,和日军飞行大队长林弥一郎谈判,最后把他们争取了过来。这批日军飞行员接受改编后,组成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就是这些日军飞行员,在后来东北空军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建国前夕,常乾坤向主席汇报了东北航校的情况后,主席高兴地说:“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今天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培养出了一些种子。”

1949年9月1日当晚,身为航空局长的常乾坤接受了开国大典上、飞机机群的受阅任务。这是一次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飞行。在组织飞行训练中,他要求各分队严格编队队形训练,反复进行空中演练和预演。

为使整个机群在天安门上空便于中央首长观看,他还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实地观看确定飞行航线。针对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他都一一准备好了预案。10月1日的凌晨5点,受阅飞行人员就进入了机场的各个工作岗位,做好随时升空的准备。16时,常乾坤下达起飞命令,受阅飞行梯队起飞、圆满完成任务。

常乾坤和妻子李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乾坤和妻子李芳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常乾坤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长。接到任命电报后,常乾坤的心情非常激动,立即给刘亚楼司令员复电说:“我愿诚心诚意地协助您,兢兢业业地为中国人民空军而努力奋斗!”

1955年授衔时,该给常乾坤什么军衔,争议很大,因为常乾坤早期的资历太浅,红军时期一直待在苏联,抗战时期也没怎么上过战场,但周恩来给做了指示,说常乾坤对人民空军的贡献非常大,建议授中将。

1973年5月20日,常乾坤在北京病逝。此去经年,如去愿将军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