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即将进入汛期,在“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受损的永定河北京段水利设施修复情况如何?

截至目前,永定河北京段各项水毁修复工程已基本完工,将在6月1日上汛前投入使用,永定河北京段已恢复正常行洪功能。

 永定河北京段已恢复正常行洪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永定河北京段已恢复正常行洪功能

被冲毁的分水堤完成重建

昨天,记者走上位于卢沟桥拦河闸下游的分水堤,看到工人师傅们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拆除永定河河道内的施工围堰,正在抓紧进行施工收尾。

“再往下游到铁路桥下那个位置,去年‘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分水堤的堤防被冲毁了100米,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重建。”顺着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副主任杨连生手指的方向,一段崭新的分水堤屹立在河道一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去年“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使得永定河北京段部分堤防等水利设施遭到严重损毁。洪水过后,北京水务部门对损毁水利设施进行了应急抢修。为恢复河道正常行洪功能,确保水利设施充分发挥防汛作用,在应急抢修基础上,市水务局于去年汛后开始组织实施永定河各项水毁修复工程建设。

“应急抢修主要采取临时性措施,要求在短期内快速恢复水工建筑的设计防洪能力。而水毁修复工程,则需要进一步在周密论证和计算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技术手段,确保恢复水利工程设施功能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耐用性。”杨连生说。

永定河水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永定河滞洪水库水毁修复工程、三家店拦河闸水毁修复工程、门头沟区门城湖水毁修复工程等10项工程。其中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永定河干流庞村险工段、卢沟桥水文站段等4处约1.4公里的堤防水毁修复,同时建设2.1公里的堤防防护结构。

“施工过程经历了去年冬天北京的极寒天气,入春后为保障永定河生态补水顺利进行,必须抢在补水开始前把水面以下工程先完工。”永定河管理处卢沟桥分洪枢纽管理所副所长郭一健介绍,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在场施工人数最多时达到几百名,为了保持施工工序不间断,施工现场人歇设备不歇,终于赶在入汛前整体工程基本完工。

永定河滞洪水库修复完毕

在永定河滞洪水库,被“23·7”洪水冲刷损毁的护坡也已修复完毕,工作人员正在对新安装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最后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定河滞洪水库包括大宁、稻田和马厂3座水库,水库功能以防洪为主。在“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永定河洪水行进至平原区间时,市水务局按照水利部统一调度,启动3座水库,拦蓄洪水7500万立方米,使洪峰流量由卢沟桥站的4650立方米/秒降到在崔指挥营出市界时的1930立方米/秒,发挥了重要的拦洪削峰作用,为下游防洪抗洪赢得了时间空间。

“永定河滞洪水库水毁修复工程于去年11月6日正式开工,今年5月10日完工,主要对滞洪水库连通闸、退水闸下游遭到水毁的堤坡、海漫进行恢复重建,以及更新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永定河管理处滞洪水库管理所所长黄勇说,水毁修复工程通过修复稻田、马厂水库护坡和海漫,将进一步提升受损堤坡的强度和稳定性,保障滞洪水库安全运行,提高防洪调度效率和安全。

“一年恢复”工程上汛前投用

截至目前,永定河北京段各项水毁修复工程已基本完工,河道已恢复正常行洪功能。

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原则,市水务局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水务专项规划。市水务部门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全力恢复重建受灾区受损的水利工程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达到灾前标准和功能;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长远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科学系统谋划洪涝灾害防御治本之策。

目前,一年恢复的工程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确保6月1日上汛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新闻 北京门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