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5月19日下午,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安生》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阿来书房举行。阿来、罗伟章、卢一萍,和《安生》作者凸凹一起,围绕小说与现实,就城市生活与社区文化展开了一场对话。四位小说高手的交流在现场迸发出很多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会现场

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安生》以别墅区居民为案例,兼及多个住宅小区的居民生态,从主人公萧不系的视角,呈现业主、物业、社区三者之间的纠葛,描绘了一幅城市社会的生动图景和人生百态,引发读者对社区文化、人际关系以及人性深层次的思考。作为一部以城市生活和社区治理为题材的小说作品,该作品已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四川省2024—2025年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荣登“2024年2月百道好书榜”文学类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生》

身为作者的凸凹首先分享了创作《安生》的初衷和灵感来源。他表示,《安生》写了一个有“院子”梦的文化人,从买房、卖房、装房、入住、生活的个人经历生发的当代都市故事,而创作《安生》的初衷,源于对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稳定与安宁时所遭遇的种种挑战和内在矛盾的敏锐捕捉。小说的许多情节取材于他真实的生活经历。凸凹坦言,“人生就是不得安生后的挣扎、反抗、无奈与苟且”,而小说的所有工作,“是在社区的针尖广场上浮雕人物、深镌人性,让‘不得安生’,转化为‘得以安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凸凹

小说《安生》的一大特点是对于主人公萧不系性格刻画中“幽默”的呈现,对此阿来解读说,“幽默”是人在尴尬或痛苦经历中自我解脱的一种方式。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常常陷入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中,而这一过程往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结果,此时“幽默”和“自嘲”成为一种自我批评的方式,帮助人们从现实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而小说正是通过这种幽默自嘲的呈现,让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共鸣。但同时,所谓“幽默”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呈现,而不是刻意而为之的“油滑”。《安生》这部小说在这一方面处理得比较好,没有特意去“搞”笑,而是通过一种自然的强调表现出幽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来

罗伟章认为,真正的人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对物质的追求和拥有上。小说中写到的房子并不是简单的蜗居或豪宅,而是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房子。这种房子更能反映出现实中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作为《安生》的最早一批读者之一,卢一萍强调了长篇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模糊的,那么这部小说就难以成功。他特别提到,“萧不系”这一人物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卢一萍还谈到小说与现实的关系,“尽管小说是虚构的,但它也反映了现实,甚至可以作为研究现实的一种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伟章

(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