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华的专机在16日凌晨4点降落北京。如此紧密的行程安排,可见普京在中国的这2天,有很多事情要谈,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见完重要的人,普京将直接拐道,去一个特殊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时间16日凌晨4时,普京抵达北京

日前,普京专机连夜抵达北京,要知道,就在24小时前,俄罗斯才刚刚顺利完成了新内阁的重组。普京马不停蹄,天还没亮就落地北京,时间可是卡得非常紧。

可以说,普京这边抵达北京后,没有过多的时间休息,就要开始访华行程的正式工作了。俄方如此紧密的时间安排,也可以看出,普京在新的任期内,对于和中国的合作关系仍然非常重视。

这是普京开启新任期后的首次出访,也是时隔7个月再度访问中国。据俄罗斯外交政策顾问乌沙科夫透露,普京准备了包括商业文件在内的大量双边文件。他表示,两国领导人计划共签署11份政府间文件。可以看的出来,时间紧任务重,尽管只有2天时间,但是中俄要商议的事情可是一点不少,其中经济合作和国防安全,是俄方要跟中方谈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随行团队,也都是“重量级”人物,新任命的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安全委员会秘书绍伊古和外交政策顾问乌沙科夫也将随行。

新一届俄罗斯政府中,10位副总理中的6位都来了北京,俄罗斯各大部门的“一把手”全部上场。可以看出,普京这次访华,要与中方谈的事情,涵盖了国防安全、经贸发展等多个领域。并且,普京很有信心和中国在各领域谈出好结果,并带着一揽子中俄最新的合作协议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新任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

经贸问题还是中俄合作的根本所在。俄罗斯遭西方制裁后,依赖中国在经济上的“输血”,对于中国的依赖大幅程度增加。专家表示,中俄经贸合作将是此次普京访华的重要议题。

出发前,普京任命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为俄罗斯新一任国防部长。而这位新防长曾在俄政府负责对中国投资和贸易的事务,长达10多年,在对华经济合作上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也反映出,普京新任期内,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是俄罗斯非常重视的部分。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破纪录的240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提前超越了两国高层此前订下的目标,近五年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

在美国制裁中国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对俄罗斯的出口尤其突出,2023年出口量达到95万辆,同比增长481%。与此同时,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今年2月成为中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方。中俄双方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排挤,展现出深厚友谊,互帮互助,实现共赢。

不过,目前来看,中俄双方在经济上的合作项目存在搁置现象,比如“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双方一直未就细节问题达成一致。据悉,此次访华,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也会随行,可能会就此事进行进一步商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

目前,俄罗斯急需此项目的推进,帮助俄罗斯缓解能源出口危机,但是中国也在能源安全方面有自己的顾虑。专家表示,中俄经贸合作主要还是从市场需求的原则出发,中俄合作的机遇并不是因为中国的支持提供的,而是西方打压驱动的,两国企业就更有动力,开展更多的经贸合作。中国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中国未来的发展。

他表示,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单纯依靠中俄合作,不能实现中国的健康发展。中国并不希望与西方国家“脱钩”,希望能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合作。当然,这都得基于西方国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愿意与中国合作的背景下。

而中俄进行的所有的经济合作,对于俄罗斯而言,都逃不过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俄乌战争仍在持续,国防消耗增多,需要更多的经济收入维持战争的继续,这是普京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

中方在进行欧洲之行时,面对欧洲国家的软硬兼施,也没有在乌克兰危机上做出任何重大让步,但力挺俄罗斯,也使中国成为了西方施压的目标。所以,如何让中国没有后顾之忧的与俄罗斯合作,这对普京来说也是一项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与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联系

俄罗斯如今面临被西方“封锁、孤立”的局面,要想“突出重围”,只能“向东看”。中国作为东亚国家中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俄罗斯而言至关重要。此外,作为俄罗斯的邻国,中国是俄罗斯的“大后方”,能否维持好与中国的关系,对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而言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访华期间,还要去一趟哈尔滨,不但要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工大师生进行交流,还会向苏联战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圣母守护教堂。

最重要的是,普京将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开幕式,届时,俄方有25个州区代表团确认出席该活动,是中俄合作的重要活动。从哈尔滨的地理位置考虑,这可能是普京“远东开发”计划的一部分,符合其“向东看”的发展策略。

这么看来,虽然只有2天,但是普京想从中国这里拿走的东西却不少。但是中国能不能给,如何给,还需要进一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