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游客都说,哈尔滨人的鞋最多,从凉鞋到棉靴,跨越不同温度的四季,那么你是否知道,在哈尔滨,还有一个专门收藏鞋的博物馆,馆内目前有文物16785件,其中国家定级文物5188件,是目前国家文物局在册文物最多的鞋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及5·19中国旅游日相继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哈尔滨华夏鞋文化博物馆,看看这个由哈尔滨本地人一手打造的非国有博物馆里,都有哪些文物“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华夏鞋文化博物馆

坐落于道外区先锋路455号

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

自2016年创办至今,陆续收藏了宋朝、唐朝、清朝及闯关东、东北抗联各个年代、不同时期鞋类及相关器具精品,藏品时间跨度近千年,总价值约6.3亿元,系统反映中国鞋履文化历史面貌和发展过程,极具研究价值,被北京服装学院作为研学基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南宋十二兽银制鞋,为南宋时期银刻所制,十二兽为主要雕刻图案,雕刻工艺栩栩如生;有清代武官战靴,该藏品为皮革所制,铁钉护底,皮革护腿,体现了古代武官的地位及智慧;有明代靿靴青铜鞋,鞋上面雕刻着龙,象征着帝王之尊,蝙蝠象征着福气,祥云更突出了云翔富贵之意;还有宋代陶瓷哨靴,藏品为宋代时期陶瓷所制,以鞋为型,展现宋代时期乐器的兴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鞋文化历史悠久,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博物馆里,鞋子已然超越了简单的实用价值,可以让广大群众通过一件件文物,了解鞋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探寻用足迹记录的时代和社会变迁,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馆长彭喜才说

该博物馆文物藏品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古代鞋文化历史展,包括新石器时代用草、麻、葛编织的履,秦代兵马俑的鞋,唐代贵族的鞋,南唐至清流行的三寸金莲绣花鞋等。第二部分为中国近现代鞋文化专题展,有抗日、抗联时期鞋履,闯关东时期鞋履、改革开放时期鞋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绣花鞋、乌拉草鞋、官靴、战靴、虎头鞋等许多古老的鞋子,都是手工缝制的,每双鞋子都是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展现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探索。馆内还收藏着一双侧面有两个弹孔、鞋跟处带有刺马针的日本大佐鞋,是国家级文物,生动地展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记者在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内看到,这里还收藏了大量各时期不同国家的鞋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喜才说

他是哈尔滨土生土长的80后,从18岁开始从事鞋类相关工作,到30岁收藏第一双鞋,因为爱好和痴迷,多年来他从全国各地收集藏品,将华夏鞋文化博物馆越做越大,自己也成长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他告诉记者,看到家乡旅游火爆出圈,在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想为文旅事业尽一份力,未来计划在博物馆设置3D打卡区,为天南海北游客留下“冰雪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梁可心 文/摄

编辑:姜学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