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已经过半,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公布了吗?

我登录了人社部的网站进行查询,并没有发现与养老金有关的调整通知。不过,按照往年惯例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月必然会发布养老金调整通知,到时候我们就能知道2024年全国退休人员到底能涨多少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从2014年开始我国启动养老金并轨,今年是十年并轨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采用的是同一套政策,不存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获得额外的养老金增加的说法。那么2024年哪一类型的退休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增幅、增加比例更多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去年的例子。

2023年某地区养老金调整政策如下:

1.定额增加额为每人每月增加61元;

2.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增加额为一年工龄加1元;

3.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长比例为1.8%;

4.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增加25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增加35元;年满80周岁及以上增加4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两位退休人员,张三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月领取8000元养老金,年满70周岁;李四为企业退休人员,累计缴费35年,月领取5000元养老金,同样为70岁。两人可以获得养老金增加额分别如下。

张三:61元+40元+8000元*1.8%+25=270元,增长比例为270/8000=3.38%

李四:61元+40元+5000元*1.8%+25=216元,增长比例为216/5000=4.32%

从养老金增幅的角度来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张三每月获得的增加额更多,多出了54元,但从增长比例来说企业退休人员李四反而更高,高出了将近1%(0.9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与养老金调整政策的原则有关。

虽然人社部每年都会强调要突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但这么要求的前提是政策依然隐含着“控高提低”的因素,只是没有那么明显,并且人社部希望各地的调整方案里逐步减少“控高提低”的程度。

有的退休人员无法理解,他们觉得明明养老金高的人增加得更多,哪里来的“控高提低”呢?请大家思考如下的情景。

假设张三年初在银行里存了10万元、李四存了1万元,存款年利率为2%,到了年底张三是不是能获得2000元利息、李四获得200元利息呢?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利息与本金成正比,张三存的钱是李四的10倍,利息自然也是1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银行给张三的利率为1.5%,给李四的利率为3%,那么两人年底分别可以获得1500元和300元的利息,虽然张三的利息还是比李四多多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已经是在“控高提低”了,两人的存款利率差了一倍。

养老金调整也是类似的道理。原本收入高相当于本金多,哪怕因“控高提低”只能获得较低的增长比例但基数大使得实际增加的金额更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做到了“控高提低”。

因此,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均暗含了“控高提低”,同一地区养老金越高增长的比例就越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是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这就是为什么前者每年的调整比例低于后者。实际上与工作是时在什么单位关系不大,与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多少有关。

小编认识一位常年在一家知名钢铁企业工作的人,退休后养老金达到了5位数,比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要高,每年调整养老金时都是最开心的。虽然增长比例相比于人社部公布的平均比例低不少,这两年甚至连3%都达不到了,但基数大使得每年的增加金额比全国95%以上的退休人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一般是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前些年的基本原则必然会在2024年保留,所以哪怕养老金调整通知和方案还未公布我还是能够预测今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涨幅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增长比例则没有企业退休人员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