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张战士插旗的图片在刚刚兴起的网络上广为流传。照片中,一位战士将一面巨大的红旗插入泥土,周边硝烟环绕,战士的脸上净是泥土与血痕。

这张照片感动了许多人,一时间,这张照片在哪拍摄、由谁拍摄以及拍的是谁都成为了人们讨论的话题,有人指出这就是在老山战场上壮烈牺牲的张大权烈士插旗时留下的照片。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一、插旗另有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山插旗)

真实情况并非网友说的那样,在这张图片爆红网络后,照片的作者赵利滨也注意到了围绕着照片进行的讨论,但那时候网络并不发达,赵利滨想要解释但效果不佳,这张图片越传越广。

经过记者的一番考证,这张照片其实是在张大权烈士牺牲后三年拍的,照片拍摄地点确实在老山,但并非真实战场,这是一张后期拍摄纪录片时留下的剧照。照片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们添加上了英雄的故事,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网络上流传的照片虽然有误,但这个故事却是真实存在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插上国旗宣誓主权以及炮火喧天中将士们誓死守卫阵地都曾真实发生在战场之上,而第一个在老山主峰上插上红旗的战士叫做罗仕忠,那一年,他刚刚2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仕忠

从1975年开始,越南就不断在中越边境上搞事情,当然这背后都是苏联的影子,当时中国与苏联关系很差,越南就仗着背后有人撑腰,不断挑衅中方的主权。终于到了1979年,中方对越南方面的挑衅忍无可忍,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17日,党中央一声令下,解放军部队如洪水一般跨过中越国界,对驻守在越南北部的越军部队进行逐一突破,越军不堪一击,大败而逃。仅仅一个月时间,中方就退到了越南首都河内跟前,解放军点到为止,于3月15日全部撤回国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越自卫反击战 炮击)

中方的行动目的非常明确,一来就是肃清越南在中越边境上的军事力量。二来就是给越南方面一个警告,告诉越南以后不要在边境上搞事情了。

但没想到的是越南头非常铁,面对惨败他们非但不认输还更加肆无忌惮的重回边境挑衅,边境大小战事不断。

这一年罗仕忠刚刚17岁,她通过报纸上也看到了越南挑衅中方的新闻,而当时同村也有几个人去当了兵,后来就再也没回来。

所见所闻对罗仕忠的影响很大,此时正是血气方刚的他决心报名参军,上阵杀敌!而他被派去的地方便是老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 老山)

二、老山对战越寇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1979年至1984年这五年间,越军向老山地区的工厂、学校等发射了近四万发炮弹。而老山主峰原本就是中国领土,被越军占领之后作为了他们的前沿阵地,边民的生活大受威胁。

1984年4月28日,我军开始了收复老山的行动。当天凌晨时分,越军还迷迷糊糊的时候,我军部署在边境上的炮兵阵地向越军四百多个军事点发射炮弹,一时间老山个山头火光四射,炮声隆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山战役中的解放军战士)

罗仕忠所在的部队被任命为“老山主攻团”,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在炮火过去之后拿下老山主峰,一举收复失地!

炮兵停止射击后,罗仕忠与战友们在连长的带领下借着高达草木与岩壁的遮掩向山顶冲锋,这一过程中他们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

老山地势险要,山高坡陡,又下往上攻击极为困难,但是战士们丝毫不畏惧客观条件的艰苦,顶着敌人的子弹就往前冲。冲在罗仕忠前面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这些都是昔日一起训练的生死兄弟,但罗仕忠没有心情悲伤,只能一个劲的往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山战场上的解放军战士)

一名战士被越军的地雷炸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但他似乎并未发现,还兜着肠子往前冲锋,发现伤情后他直接用手把脏器塞了进去,三角巾包一下便还能杀敌!

罗仕忠也意外负伤,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大腿,他也没想太多,随便包扎了一下就继续冲了

当红旗插上老山主峰,罗仕忠累的几乎要昏过去,剧烈的疼痛让他本能的要倒下。但他知道,旗帜不能倒下,他用尽力气将旗子扶住,等待这大部队将山头的越军扫尽。

老山主峰最终在主攻团的巨大牺牲之下被艰难拿下,罗仕忠也被紧急送下了山接受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栗坡烈士陵园)

三、平凡度日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罗仕忠的腿伤得到了及时救治,但仍然留下了终身的残疾,这使他不得不提前告别军旅生涯。尽管因公负伤,罗仕忠在退伍时却并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补偿要求,对于就业也没有过多的期待,始终坚定地服从组织的安排。

退伍后,罗仕忠回到老家,进入了一家工厂工作。尽管村民们都知道他曾投身战场,英勇杀敌,但他却极少提及自己在老山上的峥嵘岁月。在他看来,那只是履行职责,而真正值得歌颂的,是那些在冲锋路上英勇献身的战友,他们的离去让人痛心疾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仕忠 左3)

身为“战斗英雄”的罗仕忠,从未将自己的荣誉和地位看作向组织提出过分要求的资本。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坚信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获得多少回报,而在于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到家乡后,罗仕忠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退伍后进入了一家工厂工作,结婚生子,日子也算安定。

但大下岗的风潮突然而至,在许多人不愿意下岗的情况下,罗仕忠再次选择“带头冲锋”,离开了自己养家糊口的岗位,这使他的生活一下子陷入迷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仕忠)

屋漏偏逢连天雨的是,罗仕忠的妻子在这个时候因病去世,留下了罗仕忠与五岁的儿子相依为伴,这一阶段是罗仕忠人生里最为低落的时刻,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始终坚强地独自面对一切。在困境中,他表现出了一名军人顽强的意志和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罗仕忠独自工作将儿子抚养成人,这期间一度身背巨额债务,但他也没有叫过一声苦,也并未向组织要求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下后遗症的罗仕忠)

罗仕忠认为,自己曾经的付出和战斗,并不是为了换取国家的救助,而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困境给组织添麻烦。

罗仕忠的故事让我们深感敬意。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些英勇事迹,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并关爱那些为国家付出巨大牺牲的军人们,让他们在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后,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