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和半导体等产品,美国掀起了新一轮的301关税战,尤其是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增至原来的四倍,达到了100%的惊人水平。中国外长王毅严词批评美国,称“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典型的霸道霸凌”。

美国本轮制裁有虚有实,比如电动汽车和钢铝,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这样两产品本身就不多,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电动汽车数量仅有一万多辆。拜登政府加征关税更多地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选举增加话题,其他的制裁则都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真实目的,因为美国也很害怕引发中方的巨大反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财长耶伦在整个白宫中,对华立场较为“鸽派”,去年拜登政府重申301关税期间,她曾不断表态,对华加征关税最终的受害者是美国消费者和美企。现在她虽然碍于舆论压力和形势变化,污蔑中国“产能过剩”,支持对华加征关税,却仍希望中方反制的时候能够“理性回应”。

中方对这件事极为重视,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当天,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相继发出警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商务部发言人批美方“一意孤行,一错再错”,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国驻美大使馆则要求美方美方坚持公平竞争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中方并未提及具体反制措施,不少外媒担心不已,法新社记者在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追问中方会否对美国产品反过来加征关税,路透社聚焦于此事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倒退。汪文斌均未给出正面回应,但他也给了准话,中方定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对于中方可能的反制,中美专家都认为可能就是加征关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指出,美国新一轮“关税战”看似凶猛,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拜登的主要目的还是为选举造势,争取摇摆州选票,这些措施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其实很有限。

美国财政部前官员迈克尔•希尔森也表示,中国的反击会有所克制,避免影响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都没想到,中国还有另外一个“万能”应对工具,那就是抛美债。耶伦14日才扬言,希望中国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回应。不到24小时,美财政部就收到一个坏消息,数据显示中国三月份持有的美债再度减少76亿美元。现在的持仓规模是7670亿,已经降至了15年最低水平。

中方抛美债固然是审时度势之后作出的决定,但也将中美关系的变化纳入了考量。上个月,美财长和国务卿相继访华后,双边关系短暂稳定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后美对华消极因素却较前进一步上升,除了新一轮的301关税,美方还因涉俄因素制裁了中企,并放话要对半导体追加新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敢没收阿富汗、俄罗斯央行的海外资产,就敢不认中国的账,所以美债拿在手上不仅要承担美联储违约的风险,更要面临美国赖账的最坏结果。美国现在的问题很多,既丧失了自信也丧失了理性,这就导致美方会掏空工具箱,穷极一切手段打压遏制“假想敌”。然而,当今世界正处在加速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美国对中国的单边制裁和贸易保护行径只会对国际产供链的正常运转造成进一步破坏,身处其中的美国也会反受其害,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再看耶伦,这次的关税战当中,她前无法正视美国只是竞争失败的单纯、客观事实,后又错误地支持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加征关税,现在却成了最先遭到中方反制的人,不知道她内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