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市民张开双手,量度“鱼王”的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争相品尝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重800斤以上的金枪鱼引爆全场,人气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际展区,俄罗斯帝王蟹等国外优质水产品吸引市民驻足。

5月17日至19日,2024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渔博会”)在福田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渔博会展会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设3大板块12个展区,1.2万种水产品精彩亮相,汇聚24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展商企业。主会场达成意向交易额61亿元,入场观众81532人次,现场成交额8503万元。据了解,2025深圳渔博会拟于5月16至18日举办,计划展览面积4.5万平米。

超800斤“鱼王”引爆全场

本届渔博会盛况空前,超过1.2万种水(海)产品、精加工类食品精彩亮相,吸引了超过8万名来自国内外的展商、专业采购商和相关行业人员参展观展,呈现出当下中国渔业发展的蓬勃与活力。

展会推出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大板块,旨在打造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商贸与科技资源的引领性平台,提升现代渔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在为期三天的渔博会上,联泰集团关联企业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成渔业”)带来了太平洋海捕MSC认证大目金枪鱼切鱼秀、西班牙蓝鳍金枪鱼切鱼秀与黄鳍金枪鱼切鱼秀等三场重磅活动,其中一条重超800斤的西班牙蓝鳍金枪鱼的惊艳亮相更是成为展会活动的高潮,引爆全场,让粤港澳大湾区广大市民品尝到来自太平洋海域的珍贵金枪鱼。另有品鉴、赠送与采购活动同样人气满满,为在场观众带去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5架波音757货机运输冰鲜金枪鱼

此次渔博会现场亮相的“金枪鱼之王”——蓝鳍金枪鱼因产量极少、捕捞和养殖成本高而更为难得,是稀有且昂贵的顶级食材。

“联成渔业是太平洋地区拥有最多冰鲜金枪鱼渔船捕捞、加工、岸上服务、物流、国际、国内分销的企业,并与联泰集团自有航空公司形成战略合作,由5架波音757货机运输冰鲜金枪鱼,与太平洋国际航运公司(PIL)旗下公司玛丽亚那班轮(MELL)、亚太航空公司APA、CTSI集联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这三大物流公司合作,海陆空全方位保障新鲜产品最快送达全球市场,为广大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带来更多远洋渔业优质产品。”联成渔业执行副总裁周运达表示。

作为联泰集团的关联企业,联成渔业是全球第一家取得大目金枪鱼MSC认证的远洋渔业企业,拥有着一支由冰鲜、低温、超低温组成的现代化远洋船队,同时也是中国首家通过国际海洋管理委员会MSC认证且获MSC认证数量最多的可持续远洋渔业企业,并率先引进大滚筒延绳钓船设备。在对渔业信息化与科技化的不懈追求下,联成渔业打造了国际先进的远洋渔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了集船队运作、海外渔业基地、运输、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业务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全球多个地区,致力于提供严格检验、无污染无添加、可溯源的高品质海产品。

以渔博会为契机,深圳正在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联成渔业也将积极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并发挥中国渔业科技化引领作用,提升渔业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中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更多优质海产品运回中国,丰富中国人民的“菜篮子”。

观察

年消耗水产品54万吨,而本土产量仅8.7万吨,深圳如何建设“蓝色粮仓”?

构建一个海鲜“大市场”,汇聚全球物流、人流、资金流

因海而生,因渔而兴。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深圳从世代相传的“耕海牧渔”之地,转型升级为我国现代渔业管理改革示范区。

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深水网箱,到全省率先启动两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建造;从举办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引入国外优质水产品,到加快推动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标杆工程,高标准建设蓝色种业高地和“蓝色粮仓”,深圳不断加快向深蓝挺进的步伐,在海洋经济领域不断突破。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打造成为全国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示范区;到2035年,深圳将全面实现渔业现代化,成为创新型现代渔业之都。

国际化

打造全球渔获交易、消费、物流和集散中心

深圳历史从“渔村”起源,凭借其在渔业发展的地缘、资源和政策上的显著优势,已然成为广东省远洋渔业的重要力量。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统计数据显示,深圳远洋渔业在全省占比超过70%,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影响力。

为进一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深圳坚持把践行“大食物观”“挺进深蓝”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关于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深圳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渔业类)扶持措施》,构建起“意见+规划+政策”三位一体的规划政策体系,明确了深圳现代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方向、发展路径和扶持领域。

“我们致力于将深圳渔博会打造为引领渔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享誉全球的‘圳品’展示窗口,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渔获交易、消费、物流和集散中心。”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说。

去年,深圳渔博会从渔业合作切入,促进三产融合、拉动了新消费。通过展会平台,成功激励本土优质水产供应商“走出去”,并吸引大宗水产采购商“走进来”,推动渔业上下游产业和资源在深圳快速集聚。数据显示,2023深圳渔博会展商达成意向交易额103亿元,实际交易额超过70亿元。22家单位签订10个渔业相关合作框架协议,7个企业实体及机构揭牌成立,15家渔业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发起成立深圳市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联盟。

今年渔博会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在开幕首日,一大批专业买家涌入展馆,探寻心宜的大宗优质水产品。当天,汕尾市国泰食品公司采购负责人与中渔环球食品有限公司洽谈,现场签订购销合同,达成了1090吨围网金枪鱼采购意向,交易金额达200万美元,并录入深圳渔博会交易定单系统。

多样化

打造国际海鲜市场引入更多优质水产品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深圳日消耗水产品1500吨,年消耗水产品54万吨,这一数据无疑凸显了水产品在市民“菜篮子”中的重要地位。但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深圳渔业产量为8.7万吨,仅为年消耗量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深圳需从外部市场引进大量水产品来填补这一缺口。

如何增强深圳渔业的竞争力并有效填补现有缺口?构建一个能够汇聚全球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海鲜市场”无疑是一大创新策略。

在2024年的深圳渔博会上,这一策略得以充分展现。本届深圳渔博会延续去年渔博会“渔粤向未来”的主题,规模更大、展品更丰富、活动更多样。展览方面设置了远洋与国际合作、近岸渔业与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工与食品三大板块共12大展区,吸引24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企业参展。特别在国际展区,增加了“太平洋岛国专区”、共建“一带一路”专区,引入大西洋蓝鳍金枪鱼、莫桑比克鳌虾、俄罗斯帝王蟹、挪威三文鱼等国外优质水产品。

金枪鱼作为一种珍贵的海洋物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喜爱。本届渔博会上,深海鱼王——蓝鳍金枪鱼切鱼秀成为吸引观众驻足的亮点。记者在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集团展位现场看到,展位被热情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专业厨师现场展示精湛刀工,专业主持人进行科普讲解,让市民在观看金枪鱼切鱼秀的同时,深入了解海洋生态和渔业知识。

“第一次吃,口感很不错。”市民张先生排队试吃后,在现场排队购买了几盒带回与家人分享。记者留意到,观众不仅试吃热情,采买意愿也是极强,购买市民排起长龙。不少展商表示,将根据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在展会寻找合适的新货源。

记者留意到,渔博会“圳品”展区集中展示了渔业龙头企业、菜篮子基地企业等渔业领军企业的100多个“圳品”水产品,包括金枪鱼、珍珠斑、生蚝、海水蟹等新鲜海鲜,以及鱼丸、鱼饺、鲍鱼猪肚鸡等预制菜,也有鱼豆腐等休闲零食,满足市民对海鲜的多样化需求,也展示了深圳渔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为进一步丰富水产品供给,深圳还挂牌成立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引进国际金枪鱼交易公司、中渔环球公司等6家大型渔业企业,在密克罗尼西亚、老挝建立渔业基地,其中老挝一期基地达产后向国内的年供应渔获产量可达1.2万吨。

2022年,中国农发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2023年,中国农发在深圳已落户四家企业。据悉,中国农发将通过“捕捞+贸易”两条渠道,增加国外水产品运回深圳的种类和数量,包括金枪鱼、深海虾类、狭鳕鱼、南极磷虾、底层经济鱼类、贝类,以及加工制品等,为深圳提供全球安全优质的海洋食品,丰富深圳市民的菜篮子。

科技化

建设深远海新型养殖示范工程等智慧渔业

海洋渔业是重要肉类蛋白食物来源,更是万亿元级的全球性大消费大产业。随着全球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共识加深,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以及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张谦介绍,深圳近年来一直重视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从2001年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沉浮式深水网箱,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深水网箱,再到2022年深圳在全省率先启动2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建造,深圳在海洋渔业装备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市属国企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布局谋划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海域,使用6.9平方公里的深远海,通过自建或者合作模式建设各类桁架式网箱平台20座,总养殖水体近100万立方米,真正用“工业化”思维打造一座海上产业园区。

向海图强,展望蔚蓝。深圳正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深远海绿色健康养殖的现代化转型。“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深圳海洋融创研究院院长雷宇呼吁,涉海产业跨界融合,整合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保险银行资本市场蓝色金融等产业,共同推动“海洋牧场+”的深度发展。

智慧渔业被视为现代渔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张谦表示,近年来,深圳在智慧渔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建设深远海新型养殖示范工程、推动养殖工船新技术应用试点、建设深远海网箱基地等。国家级示范工程、区域性标杆项目及市级重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为深圳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深圳将以渔博会为契机,大力实施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际金枪鱼交易平台、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标杆工程,高标准建设蓝色种业高地和“蓝色粮仓”,夯实深圳渔业发展基础,努力打造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