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网络上都在传言,央妈发声:接下去三个月内,我国将有超2亿人买房,楼市又要火了…

咱们先不论这事是真是假,先看看是基于什么原因得出这一结论的,并一一分析当下的现状,这种结论是真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2亿人买房的统计不合理

据了解,这一消息的主要来源是前段时间央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据该报告中讲道:预测未来三个月,17.1%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高于二季度的16.9%。

数据出来以后,网友们就针对这一数据做了一番计算,如:根据七普数据,咱们目前的总人口数量超14亿人,按照这个数据,央妈发文预测未来三个月有17.1%的居民打算购房,就等于2亿多人有购房需求。

这就是大家得出“央妈发声,未来3个月之内,将有超2亿人买房”这一结论的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央妈统计的这个比例并不是以全国14亿人口作为基点,而是抽取了全国50个城市的2万多户城镇家庭来做统计依据。

问题是,咱们国家毕竟有600多个城市,如果仅仅以50个城市的购房需求来判断14亿人口国家的购房量,显然不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如果2亿人有买房意愿,实现买房的概率也要打折扣

退一万步讲,咱们如果将这个逻辑当成真相来看,即便打算购房的17.1%人口能达到2亿人,也不意味着这2亿人一定会购买。

其一,打算购房只是一种购房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毕竟这次调查是在第三季度进行的,调查的是老百姓对10~12月的买房意向。也就是说,这个调查只能说明在7~9月期间,这些人有购房意愿。而且进入第四季度,从购房数据可见,人们的购房热情并不高,再加上近几年大家因内外环境因素等影响导致的收入锐减,进而影响了大家的购房意愿。

也就是说,不论是谁的买房意愿,都极大可能会受到政策及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楼市下行周期,再完美的计划也需要做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实际有房家庭数量已过剩

其实如果非要以央妈的数据为准的话,那么我觉得,之前央妈已经发布的另一个数据,确实值得大家作为剩下买房人数的参考

例如: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达到96.0%、住房占据了家庭资产的7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从这个数据可以明白几点:

其一,如今已经买了房的家庭,再购买房子的经济压力非常高。这里除了房价居高不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将落地的房产税和空置税,都预示着大家买多套房产后的持房成本将远远超过只拥有一套房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持房成本压力太大,但考虑到几乎人人都有房子,以后想要转手并不容易。

其三,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老龄化的加剧,外加这几个统计数据,都预示着接下去,将会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继承好几套房产,如果到那时再出台遗产税,估计年轻人最痛苦的不是买房,而是继承房产。

就像一些发达国家如今继承房产以市值定价,原来父母50万买的房子,如果现在市值300万,假如30%的遗产税等于近100万的税收支出,这就会导致很多人宁愿租房也不要买房、继承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国家政策再遏制炒房

其实就目前来看,有房族家庭过多,真刚需越来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楼市这20多年的狂热以后,买得起房的,基本都买了。而后续真正的购房力可能更多的是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家庭。

要知道,自从房住不炒的原则被提出以后,这些年从未停止过这一原则的推进,包括最近召开的二十大报告上,领导们也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楼市稳定发展走势将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能炒房意味着啥?

意味着楼市的泡沫难以继续增加,房价上涨空间有限,想要继续通过房价大涨来致富获益的人,还是要看清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