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桂林市残疾人机动车免费停放标识牌发放仪式在七星区空明西路举行。据悉,这是我市率先在广西为残疾人发放机动车免费停放标识牌,标志着本月施划完成的首批32个无障碍停车位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来,市残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市肢残人协会密切协作,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最终确定在秀峰、象山、叠彩、七星四城区道路划定首批32个无障碍停车位,共有8名肢体残疾驾驶员代表领到了机动车免费停放标识牌。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早在2010年4月1日,国家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允许右下肢残疾、双下肢残疾以及听力障碍、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节残缺五类人员驾驶汽车。

无障碍环境建设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划定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发放免费停放标识牌,是桂林率先在广西开展的一次创举,是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具体举措,为桂林市无障碍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记者现场走访看到,这批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比普通停车位更宽敞,由黄色线条划设,在边缘设置了无障碍标志和轮椅通道线,车位内部的地面上也画有醒目的“残疾人专用汽车”停车位标识。

根据要求,本次划设的停车位采取“一人一牌一码”智慧化管控,发放给残疾人驾驶员的标志牌将被贴在各自车辆的车窗之上,上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车牌号与二维码,市民可以通过扫描车窗上的二维码查询到车辆信息,以此实现全民监督“专位专人专用”,切实维护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

市‬肢残人协会负责人表示,普通的车位没有足够宽的上下车空间,导致残疾人驾驶员的轮椅、拐杖没办法使用,给残疾人群体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在有了专属停车位和免费标识牌,长期困扰残障人士的“停车难”问题将得到缓解,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阳聃甫 通讯员陈锡亨)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