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对于南京军区而言极不太平。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副司令员陶勇、聂凤智,都受到相关集团的冲击迫害,处境十分困难。这3位老三野出身的名将,只有许世友在当年便摆脱了困境,并于1969年获得提拔,成为副国级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陶勇和聂凤智的情况则非常令人遗憾。为何三人际遇如此不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中将除了南京军区副司令职务外,当年还是人民海军副司令员。海军是一些人渗透的重点部门,66年后李作鹏、刘浩天都在争夺海军权力,所以陶勇在南京军区和海军内部,受到了双重排挤。中央已经下文,禁止在军队内搞“四大”,陶勇顶住压力坚决执行,但67年1月,将军竟被发现死在军区招待所的一口浅井中,随后被相关集团宣布“畏罪自杀”。由于证据不足,陶勇的真正死因,直到如今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结论。但周总理、陈毅元帅,都对将军的离世感到悲痛、惋惜,认为陶勇并非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位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聂凤智,67年比陶勇的情况稍好,至少保住了性命。但他坚持真理不向相关集团低头,为维护军区正常运转,聂凤智遭到了严重的揪斗冲击,身心备受摧残。堂堂开国中将,竟被年轻的“造反派”们打掉了8颗牙齿,后来下放广西农场劳动,从军队里消失了五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和聂凤智“出事”前,共同的上司是开国上将许世友。他们三人还未在南京军区任职时,关系就已经非常好:都是老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战友。解放战争期间聂凤智曾接班许世友,执掌华野九纵;陶勇虽然直接跟随粟裕时间较长,但也算是许世友的老同事,彼此熟悉。67年两位副司令相继遭遇不测,作为大军区正职的许世友,当然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受到的冲击异常猛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许世友跟两位中将下属相比,明显政治经验更丰富,能够采取有效手段避祸:1967年元旦后,许世友找到陶勇、聂凤智密谈,要带他们去大别山区“养病”。两位部下面面相觑,3个军区首长同时去山里躲着,如何像话?他们认为这是犯纪律的,所以没有答应老上司。许世友摇头叹气,见劝不动这两人,只能独自带着警卫战士,连夜乘吉普车前往大别山126医院,开始“养病”。谁能想到,许世友没走几天,好友陶勇便与他天人永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后,在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的亲自干预下,相关人员停止了对南京军区干部的迫害。许世友深受主席信任,他得以重回南京梳理军区工作,处境大为好转。将军否极泰来,获得高升:两年后的1969年,许世友在中共九大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一跃成为副国级的领导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许世友对陶勇、聂凤智的遭遇痛心不已,坚持认为当年应该把他俩强行带到大别山,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在许世友等人的努力下,聂凤智将军1972年回到军区任职,并于1977年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老上司许世友此时已在广州军区,两年后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