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民生根本,风险之源,支柱行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就业稳,金融稳。——经济学家任泽平

1.第一个矛盾:一线不涨,其他城市难涨

空前猛药来了。

首套房首付比例下到了15%。

商贷利率不设定下限,各地可自行制定。

15%的购房首付,这个国家的购房者都是头一回见。

与此同时,大家应该也都看明白了:

楼市,不救不行了。

为啥不能让它像很多人嚷嚷的:救它干啥,就让它死掉好了。

但凡还有点理智的小伙伴都不会同意的。

过去这几年的苦日子,大家实在是受够了。

为啥过了这么几年苦日子呢?

一开始是史上最严限购,房地产必须按住;

接着是贸易战,过去最有活力的外贸被按住;

然后是三年疫情,一切经济活动都给防控让路,全按住。

投资、外贸、消费——国民经济三驾马车,已去其三。

再过多少年回头看,这几年的事情实在是世所罕见。

而一切的开头,就是不断加码的房地产限购。北京通州还来了个“双限购”——光有北京社保不够,还必须是通州社保……严的时候是真严啊,就差直说您甭买啦,姆们这儿呵儿的房呐,它不是用来卖滴。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这个行业不下来,老百姓好不了。

当时我们没想过——万一这行业真下来,老百姓就好了吗?

搞了六七年了,中间因为诸多黑天鹅事件,老百姓看上去真的好不了了……

这才看清,其实错不在房地产。

错在哪呢?如果非要找一背锅的,也不是找不着:

开发商错了,按住;

炒房团错了,按住;

本地人错了,按住;

外地人也错了,按住……

全按住了,好了,终于不涨啦。

为啥房价不涨了,大家还是不开心呢?

有房的不开心,毕竟到了我这岁数,身边的人基本都有房,我发现大家不开心。

没房的好像也不开心,因为没到位——免费的房子轮不到自个儿,便宜的房子又太烂,想要的房子,还是买不起……

嗯,虽然嘴上骂,但身体很诚实,还是“想要”的。

大家想的是无差别福利,定睛一看,是无差别得罪人。

说实在话,上面已经尽力了,如果还是不开心,那就:

还是放开吧。

放开了总归还是有人开心的。

现在还有几个头部城市没放开。

其他的城市放开了。

但问题是,头部城市不放开,底下也好不起来啊。

2.第二个矛盾:北京不涨,一线难涨

几个头部里面,又惟北京马首是瞻。

北京不放,即便上海广州深圳放开。

但愿能有点用——有人说,每次真正的风向标其实是上海。

有外媒说广州要放开,并且还要买房送户口。

外媒的话,它……近期还是挺靠谱的。

本质上还是态度问题。

北京的态度,就是核心的态度。

北京如果依旧死严死严,其他地方还是得看眼色。

我看见有人分析说,到九月份首付比例可能继续下探,到10%。

有人说,怎么做才能让上面相信我缺的不是首付。

可见,关键问题不在首付有多低,而是房价有多低。

关键问题,现在房价已经够低啦,不能再低啦。

人家受不了了——别笑,这个人家里面,也包括了你。

3.第三个矛盾:有钱人不买,普通人难买

经过一场疫情,原本还在观望的有钱人,也不观望了。

把眼闭上了。

或者,把腿迈开了。

又想起了改革开放初期港商落地首都机场先看巨幅美女海报还在不在的故事。

如果还在,就说明思想是开放的,可以放心投资。

如果不在,那就得掂量掂量了。

这个可悲的寓言,借由一场疫情,走向了可悲的结局。

又想起了另一段名言,这世上有5%的精英,5%的人渣,中间90%的乌合之众。好的时候,90%跟着精英走;坏的时候,90%跟着人渣走。

不知道怎么评价,但好像有些道理。

回到楼市上,现在有钱人不买,这个势头就起不来。

有钱人为啥不买呢?趋势都这么明晃晃的了,还不买吗?

有钱人只是有钱,并不是有病。

不买,只能说明时机还不到嘛。

指望普通人继续掏空六个钱包买……

群众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我们坚信,形势比人强,但我们创造不了形势。

今天的形势,也不是普通人创造的。

那么,还是另请高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