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18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七届换届大会暨2024年中国城市论坛、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春夏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论坛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厦门市社会科学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政府政策研究部门、高校和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这一主题,与会者从理论前沿、动力机制、空间布局、政策体系、学科建设等多维度探讨了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建设。

一、学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学会换届大会开幕式由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淑英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潘家华、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刘吕红致辞。潘家华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大会两项重要议程,分别是学会换届和召开中国城市论坛。城市经济学会在代管单位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期待学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并带领学会取得更大发展。潘家华指出,中国城市论坛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经济领域重要的学术合作与实践交流平台。本次中国城市论坛,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为主题,积极回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重要指示,论坛邀请了来自众多知名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期待论坛取得圆满成果。刘吕红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城市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民政部、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规定,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毛其智领衔的换届主持机构的主持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了第七届理事会、监事会、常务理事会及学会领导班子。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当选新一任会长,王德忠、刘志彦、张学良、张建华、陈洪波、赵昌文、贺灿飞、倪鹏飞、郭爱君、梁本凡、魏后凯(按姓氏笔画排序)当选副会长,单菁菁当选秘书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任会长杨开忠指出,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在回应新征程国家战略需求中不断拓展中国自主的城市经济知识边界、建立适合新征程特点的新城市经济学,这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人的使命和责任。对此,杨开忠提出四点认识。第一,新城市经济学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基于有形物质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的传统城市经济学日益局限,需要创立基于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新城市经济学。第二,新城市经济学必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最新涌现的绿智综合生产力范式下,城市网络将进一步从中心集中式网络向分布式韧性网络转变,城市技术和组织创新偏向绿色、智能原则,集绿色和智慧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城市不断兴起发展。第三,新城市经济学应纳入空间品质驱动发展。空间品质驱动型发展已全面进入经济社会生活,应全面提升国家、区域、城市、乡村多尺度的国土空间品质,新城市经济学建构应适应这种趋势。第四,体现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目的在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而其关键在于增强城市资源配置能力。新城市经济学应充分体现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着力探讨城市支撑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动态结合机理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专家学者共话现代化城市建设

本届中国城市论坛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为主题,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主旨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做主旨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家华做了题为《零碳能源产业体系助推转轨别离化石燃料》的报告。潘家华认为,工业文明的末端技术解决方案,受自然的刚性约束而不可持续。随着COP28达成“逐步摆脱化石燃料”的“阿联酋共识”,可以预见未来化石燃料使用场景将逐步压缩。在防范化石燃料产业体系有序减退带来风险的同时,还应牢牢把握新的巨大发展机遇。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平准化成本大幅下降,使零碳能源生产体系成为可能,未来碳捕捉、碳封存和碳汇的潜在空间,只能用于能源系统的应急、备用,以及非化石能源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这种发展模式的变轨将推动产业体系向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更公平、更高岗位创造能力演进。潘家华还创造性提出“零碳微单元”这一概念,这是一种集能源生产储能消费于一体的中和系统方案,在零碳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后凯做了题为《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报告。魏后凯认为,城镇规模增长的两极化倾向,即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快速膨胀、部分小城市小城镇出现萎缩,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市管县体制带来的虹吸效应、镇区(除县城外)平均规模过小、缺乏产业支撑和就业岗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等因素共同作用,限制了县域城镇发展。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判断城镇化规模格局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志,而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破解两极化、优化规模格局的根本途径。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城的重要载体作用,实行县域差别化战略,强化县城的中心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县城的载体作用;二是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构建各具特色、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县域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强化县乡村的功能定位与分工;四是统筹县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创琳做了题为《京津冀美丽城市群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方创琳认为,美丽城市群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高效率利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既富又美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美丽城市群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统筹考虑全国不同区域美丽中国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应构建“美丽轴-美丽区-美丽群”三层级的美丽中国建设空间格局。通过构建美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美丽城市群建设开展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十年来京津冀城市群美丽指数快速提升,但距目标与人民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应依托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城市群高度一体化发展,放大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联合爬升效应,建设碳中和型城市群,建设以水定群与绿色发展的安全型超大城市群,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传承品质,建设文化型城市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金成做了题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的报告。肖金成提出通过建设都市圈、形成城市群、打造发展轴、规划经济区、培育增长极五大路径来构建覆盖全国的国土空间体系。一是建设都市圈,即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构建新时代融合共享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市场化为重点,促进都市圈内要素的自由流动。二是形成城市群,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缓解特大城市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三是打造发展轴,通过交通体系建设,将都市圈、城市群连接起来,并促进经济要素继续在交通线或经济带上聚集。四是规划经济区,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可以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集聚区,我国应以城市群为核心划分跨省的、全国性经济区。五是培育增长极,增长极需要培育而非自然生长,应在一个空间尺度较小的地域内(通常不超过一个城市范围),通过体制创新激发增长极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倪鹏飞做了题为《中国城市崛起:基于统一发展理论的解释》的报告。倪鹏飞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呈现集体崛起,创造了人类城市史上的奇迹,表现为:全国城市从数量加速增长到规模快速扩大,全国城市体系从从单中心小城市主导的封闭体系发展到多中心都市圈主导的开放体系,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从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城市财富大规模增长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不能完整准确解释上述特征事实,需要更一般化的理论。倪鹏飞基于统一发展经济学,创立了力量分析工具,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三角形框架,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进行解释。由于制度创新、全球分工、非农聚集和城市竞争所合成的主要力量,不断增强的企业、家庭、政府三类主体动力和动能,驱动中国城市持续高速发展,从而决定城市、城市体系和城乡体系不断的变化和转型。该框架解释了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学会新任秘书长单菁菁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赵昌文、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和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郭爱君、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厦门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徐隆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德忠认为绿色化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和底色,是大城市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路径。他指出大城市具有复杂性、脆弱性、全面性三个特性,绿色生态对于城市发展十分重要,生态环境就是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大城市生态资源相对缺乏,这一点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表现得愈发突出。大城市的生态绿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低碳成为社会风尚和人们的自觉共同行为,将生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推动能源清洁化和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赵昌文就创新友好型城市建设作了发言。城市是新质生产力的集聚地,创新在其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可能带来创新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创新的边际动力反而会有所下降,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为破解这一问题,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生态,构建对外来人口、年轻人和创新型人才友好的生态,二是构建良好的制度生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是秉持技术乐观主义精神理念。

张建华从发展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如何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同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张建华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实现历史性发展、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这一目标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相一致的。发展理念上,应当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高质量发展当中,从科技革命中寻找发展动能,并顺应绿色发展需要,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绿色动力。

郭爱君从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角度分享了观点。郭爱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也有中国独特国情,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身特征和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这一理念。具体而言,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中要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丁晓燕就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东北进行了分享。丁晓燕分析了近年来东北振兴的新态势,认为从经济增速、人口净流入等角度看,东北振兴出现一些积极信号。东北振兴应当置于能否完成国家赋予关键使命这一框架下进行思考,确保区域和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就巩固生态安全而言,应当强化东北生态资源优势,统筹三生空间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东北样板。还应促进东北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推动“老大黑粗”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另一方面要利用好东北地区生态资源优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徐隆介绍了厦门市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验。近年来,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突出,其生态文明指数全国城市第一,全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徐隆将其归结为三大原因,一是坚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绘就人海和谐画卷;二是坚持绿色优先,激活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三是以人为本,共建宜居宜业家园。

单菁菁做大会总结发言。单菁菁认为,与会专家从理念、制度、政策、案例等多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建设,专家发言兼具系统性和专业性,给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学会和全国性、开放性学术平台。自1986年成立以来,学会凭借雄厚的智力资源优势和多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特色,组织开展了城市经济及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前瞻性研究,总结城市经济发展经验,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开展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城市论坛是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导的系列化品牌论坛,已成功在四川成都、浙江象山、陕西铜川、北京、河南郑州等多地举办。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

2024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