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太比大部分开店的都要良心。

3条雀巢速溶,用热水瓶冲一下卖10元,听起来好像挺「癫」。先算算成本,用的是「雀巢醇香」大概1元/条,如果非批发渠道进货成本还要更高,范围在1-3元之间。

取个中间值,就当它1.5元/条,毛利率55%。茶饮品店这个毛利率算低的,雪皇单店毛利率对外统称55%。其它品牌大多在60-70%,有些能到90%。即便老太毛利率做到70%,也就是个普通水平。

毛利率算完再看保本营业额。那个地段房租按4000元/月,人工4500元,水电1000元。毛利率55%保本营业额1.7万。毛利率70%保本营业额1.36万。年纯利12W你算算一天要卖多少杯。

如果非要杠店铺可能是自家的,人工也是自己,这都不要钱,那你不是无知就是坏种。店铺她自己不做租出去也是收入,自己拿出来做当然要算成本。你花10万做生意,因为你兜里有10万不用贷款就不算资金成本了?你不做这个生意存定期是不是固定收入?

老太肯定赚钱的,否则也不会开30年,而且人家主营是甘蔗汁,以前卖的也不差。但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什么时候赚钱也是罪过了。而且人家也没跟你吹情怀讲健康,就是实实在在3条雀巢速溶当你面冲了。

至于说植脂末。野科普会告诉你这玩意主要原料之一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代谢不掉。实际上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扯淡。WHO、海内外各国的膳食指南对反式脂肪酸均有建议摄入量。况且,正常生活中想完全避开反式脂肪酸,就不现实。

大部分人都喝母乳长大的,母乳中反式脂肪含量占脂肪含量1%至10%。但必须承认,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植脂末等食品工业产品中,反式脂肪含量要高于食物中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

但随着技术水平进步,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且实现「0反式脂肪」。「雀巢醇香」就是「0反式脂肪」。而且很多品牌为了规避氢化植物油这种敏感字眼,在包装上用其它名字代替掩人耳目。这样就可不用标注反式脂肪含量,比如写精炼植物油等等。

至少雀巢写明了配料表,而茶饮店压根不会告诉你完整的产品配料表。这么看,10元3条雀巢速溶手冲,还黑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咖啡是有鄙视链的。

拿出杯测勺杯测碗的>SOE>虹吸壶>手冲>D特压>法压壶>Espresso>玛琪雅朵>康宝蓝>美式>卡布>拿铁>摩卡>焦糖玛奇朵>爱乐压>聪明杯>美式滴滤壶>挂耳>胶囊咖啡机>冷萃液>冻干粉>猫屎风味挂耳>蓝山风味速溶>速溶黑咖啡>速溶三合一>雪顶咖啡>咖啡味优乐美。

但我都喝速溶了,我在乎这个吗?想当初,大部分人不都是喝着雀巢速溶咖啡成长起来的么?不过是上山的人,何必嘲笑下山的神。何况目前全球仍平均每秒喝掉5800杯雀巢咖啡,雀巢收购了Blue Bottle,星巴克零售业务。就连瑞幸酱香拿铁的供应商,雀巢都有8%股份。

嘲笑雀巢,就跟喝威士忌嘲笑「约翰走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