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其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科举制度下士人命运的缩影,不仅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心酸与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进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的目标就是想通过科举改变自己以及家族的命运,为此苦读多年,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落榜中消磨了青春和希望。

直到五十四岁那年他才终于中举,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他一时间消化不了,最终陷入了疯狂,发生了一系列荒诞之事。

不过是中举,至于发疯吗?很多人不免为此感到奇怪。可要是我们将读书人中举后的好处、范进中举后的地位给你分析一下,换做你没准也会疯狂

形成于隋唐年间的科举制度,一直是历代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可每年的官员缺额就那么多,科举最终录取的人数极为有限。

唐朝时每届科举一般就录取二三十人,最多的一年也才录取了56名进士,少的时候“野无遗贤”一个都不录取;

重文轻武的宋朝,每届科举录取人数也就在三位数;元代总共才录取1000人出头;明清两朝每届录取人数平均也在100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想通过科举这条路出人头地,从录取比例来说,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而且科举的大门并不是向所有人敞开,考生需要家世清白,且祖上三代不能有从事低贱职业的人。这些限制条件使得许多人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了科举的大门之外。

即使满足了报名条件,考生还需要经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多重考验,每一关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为了好好备考,当时大部分的读书人日日夜夜只管读书吃饭,并不需要参加社会生产,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负担是非常大的。

范进就是属于这一类,他家都块穷的揭不开锅了,12月的天气他还穿着单衣服被冻得直发抖……

可一旦中举,就意味着人生就此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进中举》时代背景是明朝,其实描写的是清朝的故事。在清朝中了举人,意味着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至于之后能做多大的官,还得看之后的会试成绩。

范进中举后的喜悦,实际上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种肯定,更是因为中举之后身份、地位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举人的身份,即便是后面的会试没有参加或者失败了,也可进入正式的官僚体系,但任县丞、主簿,甚至推官、通判等职位,实现了阶级跨越。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身边人得知了范进中举的消息后,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都争相来讨好他,送钱的送钱,送礼的送礼。

因为范进是举人,举人的身份摆在这,一旦他之后当官,那平头百姓就只能仰望他的存在。

如果举人不想当官,只想在家继续读书,那社会福利也很不错,不仅可以免除税赋徭,而且朝廷还会下发补贴等,经济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如此高的回报,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范进,才会为科考疯、为科考狂,成为大家的笑料。

其实这不仅是范进个人的遭遇,也是那个时代下底层读书人的缩影,都想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范进中举后他参加会试并且成功考中进士,从此仕途顺畅,担任山东学道,官居三品。

这个职位就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这要是搁你身上,你会疯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