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手机没电扫电动车充电桩充电#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5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实测后发现,此种方式充电费用确实低,近1个小时仅花费0.27元,比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便宜不少。但由于必须在室外原地“看守”,颇为不便,蜂拥而至的蚊子更是叮了记者好几个包。专业人士表示此种方法在技术上可行,运营商方则不建议市民这样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实测的充电订单详情。图源:长江日报

【1】记者充电近1小时花0.27元,被蚊子叮了几个包

5月14日,市民姜先生找不到共享充电宝,临时扫了个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充手机。姜先生说:“实惠,1元可以充4小时,用不完还能退钱。”

5月18日9时许,记者来到汉口一小区充电棚实测,将20W快充充电器插入接口后,选择了“金额计费”模式,1元钱可以充3个多小时。一开始,手机电量显示为50%,充电30分钟后达到80%,57分钟时充至100%。1小时内充电50%,花费0.27元,相比收费3至4元每小时的共享充电宝,费用确实低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小时内充电50%。图源:长江日报记者商佩 摄

记者发现,这样操作也存在诸多不便。首先,市民必须随身携带充电器,且最好是带快充插头的充电器。记者尝试用6W的充电头充电,10分钟后,只充进了1%的电。其次,充电时手机不能离开视线,记者只能在原地等待,气温偏高及蚊子叮咬都让人烦躁。实测充电时,蚊子蜂拥而至,记者被叮咬了好几个包。

【2】工程师称“技术层面没有问题”,运营方:不建议

用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桩给手机充电,是否安全?记者采访了武汉一汽车厂商研发工程师李先生。他表示,从电压和功率的角度来看,此种充电方式在技术层面上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实测用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充手机。图源:长江日报记者商佩 摄

李先生解释称,一般小区内的充电接口使用的是220伏电压的交流电。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额定输入电压符合市电标准,电压也满足手机充电器转换接头对输入电压的要求(100~240伏)。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功率远大于手机充电器功率,因此,用户将手机充电器接到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上,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线路过载问题。

记者致电了该充电桩运营方,工作人员表示:“不建议这样充。偶尔充一下可以,但不要长时间充。(充电桩)毕竟是充电动自行车的,我们没有实测过,不确定是否会对手机产生不良影响。”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