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擦边是无心之过?

直播,作为现代营销的有力工具,尤其在汽车行业中,成为了价格战的重要战场。然而,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商家却试图以低俗、擦边的方式博取眼球,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以捷途汽车宁夏宁达捷瑞店为例,近日其直播过程中,女主播的着装和姿态引发了“擦边”质疑。她身穿紧身短裙,在车内俯身讲解时,不慎露出不雅画面,录屏画面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公众不满。

涉事门店工作人员试图以“无心的错误”为由进行辩解,但这一说法显然难以服众。

图源:捷途汽车宁夏宁达捷瑞店直播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捷途汽车宁夏宁达捷瑞店直播截图

面对舆论压力,捷途汽车官方迅速作出反应,公开道歉并承诺加强人员管理和考核,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罚。然而,这一事件已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抖音平台迅速采取行动,发布了针对汽车行业“擦边”营销问题的治理公告。公告指出,部分主播以“香车美女”为噱头,在直播间打低俗“擦边球”,严重破坏了汽车直播生态健康。

为此,抖音平台对违规行为进行了全面整治,今年4月至今共处罚违规账号2632个,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582个账号回收了直播权限,其中无限期封禁账号24个。

此次事件的主角捷途汽车的相关账号“捷途汽车-宁夏宁达捷瑞店”“宁达捷瑞旅行者体验中心”“捷途汽车-宁夏宁达绿地店”赫然在列。

图源:抖音黑板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抖音黑板报

微信平台也紧随其后,发布了打击汽车行业低俗擦边营销行为的公告。平台通过巡查和用户投诉发现,部分主播通过低俗行为博取眼球,破坏了平台健康生态,对用户体验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违规行为,微信平台将进行从严处罚,包括警告、限流、禁播等措施。

图源:微信珊瑚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微信珊瑚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抖音就发布过针对汽车行业“擦边”营销问题的治理公告。然而,此类行为仍屡禁不止,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商家会选择这种极端手段?

事实上,直播擦边行为并非无心之过,而是部分商家为追求流量和关注而采取的极端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商家为了快速吸引眼球和获取流量,不惜采取低俗、擦边的方式,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破坏了行业的健康生态。

为了维护行业的健康生态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应继续加强巡查和整治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从严处罚;主播作为直播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摒弃低俗营销和擦边球行为。

汽车销售商也应加强对主播的管理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的产品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行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汽车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行业的流量狂欢与道德失范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流量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财富和力量。无论是艺人、网红还是普通人,只要能够聚足够的流量,便能轻易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逐渐饱和,流量获取变得愈发困难,这导致部分直播从业者开始采取极端手段,如“擦边”营销、卖惨炒作等,以博取眼球和关注度。

例如,“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主播通过编造卖惨故事吸引公众关注,而千万级网红“小慧君”则通过发布虚假内容炒作话题。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维护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一些因制造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违规行为的主播和MCN机构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例如,四川凉山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等主播的虚假广告行为进行了宣判,他们因此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图源:凉山孟阳此前直播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凉山孟阳此前直播截图

同时,国家层面针对自媒体账号违规的惩罚力度在不断加大。去年,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对自媒体账号的注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然而,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直播行业的乱象仍然屡禁不止。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平台在监管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由于流量对于平台和主播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因此一些平台在监管时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导致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其二是平台在信用管理上存在漏洞。当主播或机构出现违规行为时,平台往往只会对线上账号进行封禁处理,而不会对账号背后的人或MCN机构进行处罚。这导致了一些主播和机构在被封禁后仍然可以通过更换账号或加入其他MCN机构继续从事违规行为。

此外,各平台在监管力度上存在差异。一些大平台由于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实力,在监管不良内容方面相对更为严格。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展示不良内容的主播逐渐转向监管力度较小的小平台,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直播行业的流量狂欢与道德失范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直播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如果无法有效解决流量狂欢与道德失范的问题,将会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期待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直播行业回归正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健康、有序、有价值的网络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直播乱象需用“猛药”

近年来,为了遏制直播行业中的不良现象,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专项行动。

例如,中央网信办发起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行为,要求平台严格标注信息来源,优化流量分发机制,以扩大优质内容的传播。

同时,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多家平台及MCN机构,发起了“加强行业自律 打造健康生态倡议书”,呼吁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网络传播底线,拒绝虚假内容和“唯流量论”。

图源:视听中国官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听中国官微

各大直播平台也积极响应,开展了专项治理。抖音直播持续治理不良行为,如低俗户外直播、不良PK等,并对违规行为采取严厉处罚。快手则发布多项公告,整治低俗恶俗、叫嚣引战等内容,并对违规行为实施警告、限流、封禁等处置。

然而,要真正根除直播乱象,仍需监管部门采取更为坚决和有力的措施。首先,应迅速制定不良信息管理的统一标准,确保平台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顺畅,形成强大的合力。其次,必须明确打击重点,制定长远规划,并不断完善动态审查机制,确保平台内容始终符合监管要求。

同时,我们还应建立高效的举报机制,将直播行业的监管纳入社会共治体系。公众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举报,平台则应迅速作出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此外,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也至关重要。公众应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转发、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实、有价值的内容。

当然,媒体在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网络信息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主流媒体应利用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及时辟谣、澄清事实,为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不要像前段时间的前千万网红猫一杯编造“秦朗小朋友丢寒假作业”事件中,十几家媒体对此事不加核实,盲目二次转发,亦步亦趋地跟进,扩散了事件的流量,助推了事件的失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B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B站

最后,平台在业务方向上的创新也是治理直播乱象的重要途径。平台不应过分依赖低俗、卖惨的内容来追求短期收益,而应深入挖掘更多丰富的生活场景,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平台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主播入驻,推动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治理直播乱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只有以坚定的决心和全面的措施来治理直播乱象,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美好的线上舞台。

作者 | 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