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柱,一个颇为朴实的名字,如今的他已经38岁了。他庆幸遇上了妻子陈新月。两人相识于同一所高校,从最初的相见恨晚,到最后的白头偕老,铁柱算是当了一回人生赢家。

其实张铁柱和陈新月的生活远比外人想象的要精彩。在他的生命历程里,曾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这个秘密始于张铁柱尚且年幼之时,当时一个寡居的老太太无缘无故地将他这个孤儿收养。直到多年以后,张铁柱才意识到,他与这个老人之间的关系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从孤儿院出来的孩子,张铁柱对于自己的身世并不了解太多,只依稀记得有一个老人将他从那个冰冷肮脏的地方领走,给了他一个家。

张铁柱并不清楚那天的情景,只是从老人口中得知了一些。那是1985年的一个夏日午后,空气里弥漫着暑气蒸腾的燥热。

他蜷缩在一个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周围堆积着各种生活垃圾,身上只披着一件破烂不堪的襁褓。忽然,一个身影出现在他的视野里,那是一位满头白发、皱纹横生的老太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啊,你这可怜的小家伙。”老人轻轻地说,眼神中满是怜惜。她没有犹豫,上前把张铁柱连着襁褓一并抱了起来。

就这样,张铁柱离开了那个肮脏的出生地,被老人带回了她自己的家中。

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一间陈旧但整洁的小屋里,家徒四壁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家具和生活用品外什么也没有。但就是在这间小屋里,张铁柱开始了他有记忆以来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的名字叫赵玉琴,是一位临街的小商小贩,每天靠着在街头摆个小摊过活。虽然家境拮据,但赵玉琴将张铁柱视如亲生,精打细算地供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处世的道理。

直到如今,张铁柱仍未能完全摸透赵玉琴收养他的全部原因。不过他知道,赵玉琴对他很好,这份爱是他可以切身感受到的。

就这样,张铁柱虽然还有些不解,但也还是健康快乐的长大了,并且还读了几年书,也算是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了,不过他依旧不明白赵玉琴为何要收养自己,或许是因为一个人太孤单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铁柱也到了该工作的年纪了,于是,他也就离开了赵玉琴的小屋,开启了自己独立生活的新篇章。

同时婚姻的大事也很快就摆到了张铁柱的面前。经过几年的相恋,他与陈新月决定最终踏上红毡的殿堂。听到这个消息,赵玉琴喜出望外,她亲自为张铁柱置办了一套崭新的结婚礼服。

张铁柱当时只是点了点头,他没太在意这些老生常谈。新婚之后,他和陈新月过起了令人艳羡的蜜里调油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陈新月就有了身孕,他们期盼已久的小生命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了。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有一天,张铁柱不经意间在赵玉琴家里发现了一件隐藏已久的旧物—— 一个泛黄的婴儿襁褓。

“这是什么?”张铁柱喃喃地问。

赵玉琴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那是你出生时穿的襁褓,我都给你留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张铁柱被赵玉琴捡回家之前,这个充满皱纹的老太太也曾有过一个亲生骨肉。只不过由于一些家庭矛盾,她的孩子从小就与她失散了。赵玉琴曾千方百计地寻找过,但终究一无所获,遗憾终生。

也正是由于这个创伤,赵玉琴才会对捡来的张铁柱这么上心。在她的潜意识里,张铁柱就是她当年失去的亲生儿子的化身和寄托。所以无论是从小的教育,还是后来的支持,赵玉琴都是把张铁柱当成了她最亲密的人来看待的。

时光飞逝,转眼间张铁柱和陈新月的小家庭就添了新丁。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男孩降生了,他们给这对夫妻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玉琴得知这个好消息,高兴得直掉老泪。尽管年事已高,她还是千方百计地攒了一些钱,准备为这对重孙子置办一些衣服和玩具。

“好好把他们培养成人才啊,可不要像我这把老骨头一样,一事无成。”赵玉琴拿着自己的小祝捐笑呵呵地说。

张铁柱看着她笑容满面的模样,忽然感觉内心一阵愧疚。自从当年无意中发现那个旧襁褓的事实后,张铁柱就有意无意地开始疏远赵玉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有刻意如此,只是一旦知道了赵玉琴对自己的那份爱来源于她对亲生骨肉的寄托,张铁柱就开始觉得内疚和自责。或许在赵玉琴的心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过渡和替代品罢了。

就这样,一转眼的工夫,张铁柱儿子已经六七岁了。赵玉琴只能在周末的时候见到他们一面,给予一些小小的嘘寒问暖。

直到有一天,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终于让张铁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赵玉琴独自在家做着那点小生意。忽然,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她捂着额头踉踉跄跄地走进了屋里。赵玉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身体如此单薄和脆弱,就这样,她摔倒在地,失去了知觉。

幸运的是,一旁经过的邻居发现了这一幕,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张铁柱就接到了医院的通知,急忙赶了过去。

推开病房的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头白发、瘦骨嶙峋的赵玉琴被各种仪器包裹着的模样。张铁柱的心在那一刻几乎停止了跳动,他颤抖着双手,轻轻握住了赵玉琴的手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这把老骨头啊,看来是时候该走了......”赵玉琴虚弱地说,嘴角却始终挂着浅浅的笑意。

张铁柱则是眼泪汪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开始后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竟然疏远了这个把自己当亲生儿子般看待的老人。

病房里一片肃静,只有医疗仪器运作的声音偶尔打破寂寥。张铁柱紧紧握着赵玉琴的手,泪水在眼眶里打了个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都是我错了......”张铁柱压抑着内心的痛楚开口说道,“是我对不起您,这些年一直将您远远地推开。”

赵玉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神情:“傻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才是我这把老骨头最大的骄傲。”

“不,是我对不起您。”张铁柱的眼泪终于汹涌地流了下来,“您捡我回家并将我当亲生骨肉看待,我却因为您曾经也有一个和我们失散已久的孩子而对您敬而远之,真是对不起您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玉琴听到这里,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紧紧抓住了张铁柱的手掌,神情坚定地说:“你听好了,从你踏进我家的那一天起,你就是我这一生唯一的骨肉。无论是当年亲生的那个孩子,还是如今我视若亲子的你,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

“可是......”张铁柱欲言又止,内疚的泪水在不住地涌出。

“没有可是!”赵玉琴的目光坚定有力,“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要懂得去爱。我将你当亲生儿子看待,就是最大的爱。而你也用你的一生来回报了我这份爱,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玉琴说着,有气无力地抬起手摸了摸张铁柱的脸颊:“你也已经独立了,有事业有家室。看到你幸福安康,我也就没有遗憾了。”

张铁柱痛哭流涕,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偏执。原来,爱是无私的,它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当年的赵玉琴只是寄望能在他身上重拾慈母之爱,而并非是将他当作替代品。

“玉琴奶奶,我错了,我太自私了......”张铁柱抱着赵玉琴的手掌,痛心疾首地说,“您对我的爱就如同亲生母亲一般,而我却因为一时的误解而从此将您远远地推开,真是罪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玉琴却只是微笑着,用那双和蔼慈祥的眼神注视着张铁柱,似乎在说“一切都已经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就在这个离别将近的时刻,张铁柱终于领悟到了爱的真谛——它没有界限,它永恒而博大,能温暖和救赎每一个渴望被疼爱的生命。

从此以后,张铁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余生好好回报赵玉琴的一番深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玉琴最终没能扛过那次病魇的折磨,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她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张铁柱能懂得好好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

赵玉琴的骤然离世,无疑给张铁柱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冲击。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之前那段岁月对赵玉琴的忽视和冷淡。如果不是临终前的那场重逢,张铁柱只怕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我亏欠了她太多太多。”张铁柱颓丧地说,“她把我当亲儿子看待,而我却在最后的岁月里将她远远地推开。我怎么对得起她的一番深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陈新月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轻轻拥抱着痛苦的丈夫,任由他在自己怀里痛哭。

就在张铁柱郁郁寡欢之际,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如梦初醒。有一天,他在整理赵玉琴遗物时,无意中从一个旧箱底翻出了一叠泛黄的信件。

上面赫然写着:“致我最亲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完赵玉琴遗留下的那叠泛黄信件,张铁柱的内心经历了一次猛烈的洗礼。他放声痛哭,似乎要把积压了多年的愧疚和自责统统宣泄而出。

陈新月见状,连忙上前拥抱丈夫,安慰道:“亲爱的,你终于看清了玉琴妈妈对你的爱是出于怎样一颗赤诚的母心。她是在以她的方式来爱你,你不应自责。”

张铁柱点点头,凭借着妻子的力量,他终于下定决心要用余生好好回报赵玉琴的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张铁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开始更加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事业,珍惜眼下的幸福家庭,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沉湎于内疚自责之中。

每当张铁柱在人生路上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他都会觉得那是赵玉琴在天之灵为他加持的结果。“您瞧,您儿子我做得还算不错吧?”

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午后,张铁柱一家四口人就这样依偎在赵玉琴最喜欢的这处风景线旁,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仿佛能听到老人的低语:

“好啊,铁柱,你总算是过上了人生该有的那番模样了。幸福安康,儿孙满堂,我这可算是没有白疼你一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