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城中之城》中,女性角色的刻画与定位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田晓慧到周琳,再到胡悦,这些女性角色在剧情中多数时候都显得像是男性角色的附属品或是工具人,她们的存在往往只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或是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

这种边缘化与工具化的处理方式,不仅让女性角色的形象显得单薄无力,也让我们对剧集的深度与广度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女性角色不能好好走自己的路线呢?自立自强不好吗为什么非要依附男性作为工具人?

1

在这部电视剧中田晓慧的角色确实被刻画得如同一个商业间谍般存在,她的行动和决策似乎都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而设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最开始的求职困境,到后来的表姐引荐,她似乎一直在扮演着传递信息的角色,通过不断地告密和透露风声,让剧情得以持续展开。

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田晓慧最初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感到迷茫和无助,这时她的表姐出现并帮助她进入了谢致远身边工作。

然而,她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而是作为表姐的眼线,暗中观察和报告谢致远的动态。

这样的设定让田晓慧从一开始就成了一个被动的工具,她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

随着剧情的发展,田晓慧因为被谢致远发现而失去了这份工作,随后又被安排到小吴总所在的公司。

在这里,她再次开始了她的间谍行为,不断地向表姐透露小吴总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内部消息。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田晓慧在剧中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而设定的。她的行为和决策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完全是为了满足剧情需要而被安排的。

2

周琳这个角色在剧中的表现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拧巴和分裂。她原本被设定为一个心机深沉、善于伪装的女性,这样的设定本应该赋予她独特的魅力和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实际演绎中,她的行动和决策似乎总是围绕着男主角展开,让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被操纵的棋子,而非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女性。

从剧情发展的角度来看,周琳似乎总是在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和情绪。

她一会儿表现出对赵行长的深情和依赖,仿佛真的爱上了他;一会儿又变得坦然自若,像是一个游刃有余的交际花。

这种情绪的快速切换让观众很难理解她的真实想法和动机,也让她的角色形象变得模糊和不稳定。

周琳与赵行长之间的感情线也处理得不够细腻和深入。两人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复杂而微妙的,既有相互利用的成分,也有真挚的情感交流。

然而,在剧中这种感情的呈现却显得过于生硬和突兀,缺乏足够的铺垫和过渡,让我们也很难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张力。

3

胡悦这个角色在剧中的表现确实令人费解和突兀。她似乎被设定为一个专门用来加速男女主角分手的工具,其出现和行动都显得不够自然和合乎逻辑。

她所表现出的绿茶行为,以及她对男主角陶无忌的过度接近和示好,都让人感到十分不舒服和讨厌。

她不仅追到乡下去和男主角同甘共苦,还字里行间透露着两人很合适的意思,这种行为真的不茶吗?他俩最合适他俩天下第一好!

而男主角陶无忌就更没有边界感了,不得不说他女朋友脾气是真的好这都能容忍他没有发脾气,自己累麻了和胡悦在一个房间睡觉女朋友去找他看到了也没有生气。

陶无忌在明知胡悦喜欢自己的情况下,也没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边界感,甚至还将她带到家里吃饭,带到家里吃饭女朋友还在他俩还没有边界感,什么铁三角啊!

其实从这些角度来看胡悦这个角色缺乏足够的魅力和深度,她的行为也很难让人理解和同情。

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制造矛盾和冲突,让剧情更加曲折和复杂,但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太多的观赏体验,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疲惫和不满。

4

全剧唯一道破天机者就是欧阳老师,其实欧阳老师的戏份不多,但是次次说中要害。

第一次在戴行葬礼,欧阳老师对他们四个人的点评恰到好处就是他们四个人的结局。

第二次在赵辉去欧阳老师家的时候对他说的那段话:有些做法不是非黑即白,能通便是法,能伴则是侣,能立可为地,能克方为财,人生不该把握大的方向吗?过分拘拘于那些细节,反到容易脱离轨道,把事业和感情活成遗憾……

让他从白到黑,被生活逼得黑化起来了……

end

全剧的女性似乎都在为男性做铺垫,喂,都21世纪了,怎么还非要整把女性边缘化这一套呢?

电视剧一开头所刻画的魔都银行高层会议,无疑是对现实职场中性别比例失衡的一次深刻揭示。

在这样一个看似光鲜亮丽、充满智慧与决策的高层场合,前排围坐的十五个高管中,竟然没有一个女性的身影。

而当我们将视线移至第二排,全场也仅仅出现了一个女性角色。这样的性别比例,不仅令人咋舌,更让我们不禁思考:在职场中,女性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和挑战?

我们必须承认,职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女性在晋升、薪酬等方面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她们的才华和努力往往被忽视或低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不仅打击了女性的自信心,也限制了她们在职场中的发展。

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也是导致职场性别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认为女性应该更多地承担家庭和育儿的责任,而这种观念往往导致女性在职业选择上受到限制。

此外,一些企业也存在对女性能力的偏见,认为她们在某些领域不如男性,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职场性别比例的不平衡。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女性在职场中的努力和成就。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打破职场的性别壁垒,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