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25日,年仅19岁的董存瑞烈士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去世,而说到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存瑞

作为小学教育的典范人物,董存瑞绝对算得上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在革命的道路上,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硝烟弥漫中一位位勇士壮烈的倒下。而战场上每一个血性方刚的勇士,都有着等待他们归家的亲人啊。

而烈士董存瑞在牺牲的时候,19岁的他其实已经结婚4年了,而他的妻子在听闻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活活为他守孝三年后改嫁,而后董存瑞的一家全都由一位开国中将所照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董存瑞烈士的事迹家喻户晓,但是听闻他竟早已结婚4年还是会忍不住惊叹,不过更让人好奇的是董存瑞的妻子是谁?为何守孝了三年才改嫁?那位照顾董存瑞一家的将军又是谁?

“卧倒,全都卧倒”

董存瑞的原名是董春睿,出生在原察哈尔省的一个农村里,家境贫苦,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养育六个孩子,董存瑞是家里的长子。由于家里贫穷,除了最小的女儿,其他三个女儿很小就送给别人当童养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存瑞小时候

在1940年,民族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之一,那时候的董存瑞就加入了革命的队伍,还在儿童团中担任团长一职务。而当时13岁的董存瑞在一次偶然中成功掩护了区书记,使其摆脱了日军的追捕,成了抗日小英雄,上战场打仗的种子也就是从这时候埋下。

董存瑞真正加入八路军,抱着满腔的热血投入战斗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是在1945年,他积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团结战友,关心战友,心系每一名战友,再加上机智多谋,凭借战功,很快就升为了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解放战争期间,董存瑞在一次与敌人的遭遇战中,英勇奋战,成功夺取了敌人的一挺机关枪,才避免了更多战士伤亡,董存瑞也因此被记大功一次。

此后董存瑞也越战越勇,在长安岭狙击战中,他因为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再次立功,那一年,董存瑞才年仅17岁。

他荣获的毛泽东奖章、勇敢奖章,前后三次大功“战斗模范英雄”称号如今也都被收藏在家乡的博物馆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存瑞父母在老家

后来的他因表现优异,经过多层领导的推荐,董存瑞成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党的一员。

而1948年,在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为在部队前进的途中被敌人埋伏,并且还在桥型的暗堡中输出大量的火力集中使得我军前排的冲锋军瞬间倒下,损失惨重。

如果要扭转局面的话就只有一个办法,将敌人占领的桥型暗堡进行爆破。紧接着军队就收到冲锋号令,董存瑞所在的军队奋勇上前多次对暗堡进行攻击,但因为敌人的火力封锁,情况还是不太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资料

董存瑞眼看战友两次对暗堡的爆破都没有取得成功,他心中非常着急。

为了炸掉敌人的暗堡,他决定亲自出马,并拿起了炸药包,在同伴的掩护下奋不顾身的冲向了敌人的暗堡处。但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在前进过程中董存瑞大腿就已经中了枪弹,他强忍着伤痛,一步一步连走带爬的冲到了敌人的暗堡桥下。

正当董存瑞想要将炸药包放置桥内将其引爆撤退的时候,他发现暗堡处竟然无法放置炸药包,手里的这捆炸药没有任何物体足以支撑,但如果随便放在地上让其爆炸,效果不好且不说,这场仗也是必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资料

此时全军的冲锋号再次响起来,董存瑞知道无论如何也要炸掉这个暗堡拿下隆化中学。

也就两秒的时间他便做了决定,他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响了导火线,拼尽全力对战友们喊着:“卧倒,全都卧倒!”

几秒钟后,敌人的暗堡被炸了,我军迅速进攻击退敌人,而董存瑞也壮烈牺牲了。

董存瑞在拉响手榴弹前迟疑的那两秒在想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在他心中完成作战任务比自己的生死更重要,也许是他看到身后的战友们还在等着他,也许他想起小时候家乡被日本鬼子蹂躏的惨状,不希望老百姓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从此,董存瑞事迹名扬万里,被世世代代人所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