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内有很多同志都曾留学苏联。可以这样说,当时的苏联红军,就是我军的引路人。要知道,在建国初期,我国一直将苏联视为老大哥,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只是后来发生了破裂。

人民军队中的军神刘伯承,在南昌起义结束后,就在组织的安排下留学苏联,并就读伏龙芝军事学院。这所军校,在苏联的影响力,就相当于是美国的西点,中华民国的黄埔军校。

能够留学苏联,并就读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我军将领,那都是属于精英人士。除了元帅刘伯承以外,左权将军也曾在组织的安排下,留学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于1927年9月考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帅与左权将军都是很早就留学苏联的我军名将。然而,在八年抗战时期,又有四位将军,在组织的安排下留学苏联,学习军事文化知识。

第一位是卢冬生,可能大家对此人有点陌生。但这位也是革命早期,红二方面军的骨干成员,出色的军政能力,深得总指挥贺老总的器重。所以,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成八路军120师,卢冬生就成为358旅的旅长。后因被组织派到苏联学习,卢冬生未到职就任,改由张宗逊代理。

在1945年,卢冬生跟随苏联红军一起回到东北三省。当时苏德宣战,盘踞东北三省的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连连溃逃,很快东三省就被苏军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东北的苏军,也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作为哈尔滨卫戍司令员的卢冬生见此情景,非常愤怒,于是出面阻止,可谁曾想苏联士兵,根本不听劝阻,竟然,当街拔枪将卢冬生杀害。

由于当时处于战争年代,又是敏感时期,苏军枪杀我军高级将领,这件事情,最后也不了了之。

在抗战时期,与卢冬生一同到苏联学习的另外三位将军就比较幸运,在完成学业后,回国继续投入解放事业。

第一位是刘亚楼,他也是在抗战时期,与卢冬生一同被组织派到苏联学习的我军名将。完成学业后的他,进入东北任职野战军参谋长,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帅,罗帅成为搭档。因此,东北战场上的人民军队,也被称之为林罗刘大军。

在东北战场上,刘亚楼在苏联学习到的军事本领,得到了充分发挥。协助司令员林总,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夏秋季攻势,彻底在军事上,扭转对我军不利的态势,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是李天佑,在完成学业后,他也是投入了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进入苏联学习的将领就是不一样,一到东北战场就被委以重任,成为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原一纵司令员万毅改任政委,跟随李天佑学习打仗。

东北战场上的第一纵队,在司令员李天佑将军的带领下,养成了善打硬仗恶仗的作战风格,在四平攻坚战,锦州战役,解放沈阳等战斗中,第一纵队在战场上都打出了强硬的作风,逐渐成长为东野的头号主力部队。

在1948年十一月,第一纵队改编成第38军,李天佑任军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第38军在革命战争史上,包括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都打了不少硬仗恶仗,从而奠定了军中老大哥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位是杨至成,他是属于一位杰出的后勤将领,在1938年,积劳成疾,在组织的安排下到苏联就医。1939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虽然,杨至成也是军校毕业生,但他回国后,并没有像李天佑那样成为军事主官,依然是负责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后勤领域,杨至成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曾被毛主席称赞红军大管家。足以可见,杨至成是属于能力十分强的后勤将领。

总结:在抗战时期,被组织派到苏联学习的卢冬生,在东北被苏军杀害。刘亚楼,李天佑,还有杨至成在完成学业后,回到祖国,投入解放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三位将军都成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