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卡’到底是谁设置的?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打开不影响疏散逃生吗?”近日,家住芳城园一区5号楼的市民反映,为防止电动车乱停放,楼后的疏散通道增设了“关卡”。“两道栏杆安装至今已经快俩月了,电动车没拦住,大家通行反而受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芳城园一区5号楼共有甲、乙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出入口,其中两个单元南侧的出入口由一条通道相连。5月1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单元南侧通道尽头处都安装了“关卡”,两道倒U型栏杆交错设置,中间的宽度仅能容一人通过。

两侧的墙壁上还贴着“消防通道内停放电动车,存在安全隐患”的警示。尽管“关卡”重重,但通道内仍停着十余辆电动车。

记者注意到,虽然路障确实阻挡了电动车从通道外侧进入,但通过两个单元北侧的出入口,电动车仍畅通无阻。记者在现场看到的这些电动车正是从北侧出入口穿过电梯厅并停靠在南侧通道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胡女士表示,新装的“关卡”把南侧疏散通道两头都堵上了,给大家日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老人推着小推车从这里通过很费劲,轮椅更是没法通行。这个口离小区南门最近,老人没法通过,只能从北侧楼门口绕一圈出小区。早上上班、上学,不少人都习惯从南口出去,人多时就会挤在栏杆这儿。”

记者注意到,芳城园一区4号楼、10号楼、11号楼、12号楼与5号楼一样,建筑本身都带有一条疏散通道。尽管通道内贴有“消防通道禁止停车”“楼后通道禁止停放电动车及自行车”等警示,但通道两侧还是停放着不少车辆。对此有居民表示,小区空间有限,楼前空地和车棚到了晚上基本都会停满非机动车,停在这条通道内也是无奈之举。“要是能再合理规划一下空间,在楼外多建一些车棚,安全和停车需求才能兼顾。”

就居民反映的安装栏杆导致通行不便一事,记者联系了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认为,倒U型栏杆的安装并不会阻碍通行,并且还可以起到防止电动车违规停放的作用。“5号楼装完后通道内的电动车比以前明显减少了,未来我们还会劝导居民把剩下的电动车推出去。后续其他居民楼的消防通道也会陆续安装这种路障。”

这种做法可取吗?一位消防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社区和物业应通过宣传等手段不断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定期巡查,对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清理。不能为了杜绝车辆停放就设置影响疏散通道的障碍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也有相关规定:不得擅自通过设置地锁、石墩、栅栏等障碍物和乱堆乱放杂物等方式,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共用部位,或者损坏消防设施等共用设施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