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许多人观看过《三国演义》,对刘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普遍认为刘备是一个忠义之人,因为在电视剧中,刘备展现出了非常忠义的形象。

然而,真实的历史与电视剧中塑造的形象有所不同。历史上的刘备虽然也是个忠义之人,但他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完美。事实上,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三国演义》的结局是刘备统一了天下,他必然会将自己阵营中的三位大将除掉。

在这个假设的情景下,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果刘备夺得天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一个被除掉的大将必然是号称卧龙的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刘备夺得天下。然而,刘备为何要在成功夺得天下后立即除掉他呢?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

首先,诸葛亮对刘备了解甚深。三顾茅庐之际,诸葛亮即认识到刘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本质,却并未对此感到不安,反而决定随刘备而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刘备的低估。刘备不论兄弟、亲人,只要是达成目标的妨碍,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

例如,当关羽失荆州之际,刘备以报仇为名,借机向东吴发动进攻。唯有诸葛亮看穿了刘备的真实意图,并非出于复仇,而是为了夺回失去的领土。经历了种种事件后,诸葛亮对刘备的了解更加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明白,如果刘备真的统一天下,必然会将自己除去,因为他对刘备的了解已达到了极致。然而,这仅仅是诸葛亮意识到的第一个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牺牲许多东西。然而,在他夺得天下之后,他又会因何原因除掉自己的好兄弟关羽呢?

一方面,关羽的实力非常强大,难以控制。除了刘备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让关羽屈服于他人。甚至有时候,关羽都不听从刘备的建议,这对刘备而言是一种威胁。

然而,关羽的强势并非刘备除掉他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关羽的性格难以被掌控。他不仅不听从刘备,对其他人也难以服从。

这带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刘备让关羽继续存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无人能够控制他的局面。尤其是考虑到天下将来必然归刘备之子刘禅所有,而刘禅却以软弱著称。在这种情况下,刘备需要为自己的儿子着想。

因此,刘备除掉关羽的主要原因在于关羽的强势个性和难以控制的行为,以及未来对刘禅统治的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确保自己儿子的安全与权力稳固,刘备不得不采取除掉自己好兄弟关羽的决定。尽管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两人关系亲密,但刘备明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受到关羽这个“定时炸弹”的威胁。尤其是考虑到刘禅性格软弱,根本无法掌控关羽这样的强势人物,为了维护刘家的未来皇权,刘备必须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类比为养宠物的情况。如果你有一个温顺且实力强大的宠物,那么你们之间的相处就会轻松愉快。但如果你养的宠物性情暴躁,经常威胁到你的安全,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紧张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种种问题的出现,你可能会选择放弃养宠物,或者尝试驯服它。然而,考虑到驯服的困难和代价,你可能更倾向于放弃养宠物。

对于刘备而言,与其冒险尝试驯服关羽,不如直接除掉他。这样可以确保刘家未来的权力稳固,避免潜在的危险。因此,刘备在夺得天下之后,必然会采取除掉关羽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位被刘备除掉的大将很可能是马超,这样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年马超选择投靠刘备时正值他的巅峰时期,这显示了刘备在马超心中的地位。然而,刘备为何在夺得天下后要除掉马超呢?

这其中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情况。马超的为人让刘备非常不放心。尽管他选择了投靠刘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百分之百忠心于刘备。为何这样说呢?

马超是个有着极强领兵天赋的人,但他的不忠不孝之举令人担忧。早年,马超的父亲马腾效忠于曹操,按理说,马超也应效忠于曹操,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和其他人一起起兵反抗曹操。然而,由于当时马超的力量尚未壮大,他的反抗以失败告终。

马超的这一行动导致了他的家人陷入危险之中。曹操对此并不放过他们,大部分马家人被曹操所杀,而马超自己也面临着被追杀的危险。这种情况下,马超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将家人推向了危险境地,这种不忠不孝的行为令人深感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