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灵石县雷家庄村地处两渡镇东南部,村庄建在两沟中间的山坡上,呈“八”字形,左有凤山,右有龙山,村面南背北,南低北高,民居住宅呈阶梯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雷家庄村相传始建于元朝末年,原叫“马家庄”,明代中叶陕西雷氏入住,经商起家,人丁兴旺,大兴土木,建起文德堂、忠树堂等院落。明朝末年,老户有的衰落不起,有的徙居他乡,雷姓繁衍兴旺,人口巨增,有独占全村之势,族人很不愿再叫马家庄村,后将村名改为“雷家庄”。明末清初,有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陈家岭村陈氏,因姻亲关系陆续入住本村,两姓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半业农桑, 半业商贾,置田者有人,作室者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村内商铺众多(在天津经商的十几户),且经商文明有方、生意兴隆,农商并进,在方圆百里很有名气,被人们称为“小天津”。由此可见当年小小村庄的富有和繁荣。村后一漫向阳的山坡上,一幢幢院落农舍层层叠叠,风格迥异,四合院、五合院、旧式楼等共118处,其中58处旧宅院,5处五合头院,13处旧式楼房,改革开放后新建60处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雷家庄村的民居建设,在清乾隆时期进入鼎盛阶段,最大特色是因地制宜,将原土窑洞改建为砖木结构院落,青砖梁柱式建筑与窑洞式建筑有机结合,完美体现“实用、坚固、美观”建筑三要素,绚丽多彩的装饰,不论斗拱、额枋、雀替、枋头、础石、墙基等,形式多样,做工精细。“三雕”艺术,采用多种技法把主人企盼吉祥如意、追求功名利禄、祈望安居乐业等美好意愿,通过题材各异的图案,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展现于各种部件上,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这些建筑,至今已历400余年的风霜雨雪,但仍然完整的保存了原有的风貌,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工艺精湛、功能齐全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雄伟中见质朴,质朴中求精工,对称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实用,藏巧布奇建之趣,含隐匿安详之韵,既具北方民居高大雄浑之气势,又有南国园林玲珑秀雅之风韵,不华不露,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唯实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现存文德堂、忠树堂院系一祖两院,各立堂号,院主人系雷姓,始建年代无考。建筑面积宽大,以两院为中心,大门建在东北衬窑之上,东边建有东圪垯院,西边建有西圪垯院,东南建有账房院,北边建有饲马店院,四边四院,浑为一体,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文德堂,系二进五合院,一进外院有砖窑洞三孔;二进内院正面上下两层各有窑洞五孔,上层穿廊无存,东西两侧上下两层各有窑洞三孔,宅院东边根基用三层砖窑建筑而起,此院共有窑洞二十二孔,大门用木雕门额“无忌缔造”,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十分壮观。忠树堂,系二进五合院,里外上下共有窑洞二十二孔,规模和文德堂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账房院系文德堂和忠树堂的附属院,为三进三合院。大门有砖雕门额“诗礼传家”四字,二门有木雕门额“纪饬儒敦”四字,三门有木雕门额“留有余”三字。主院正面上下两层各有窑洞三孔,二层原有穿廊现已无存,主院东西各有厦窑两孔,并有衬窑五孔。院外有砖窑五孔,是酿制香油、酱、醋等的作坊。此院构建独特,三雕工艺优美,2012年北京电视台摄制大型抗战连续剧《刀客家族的女人》,许多镜头就取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旦 摄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投资60余万元完成了2.1公里的村通工程,彻底打开了阻碍雷家庄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实现了国道、省道、县道,道道通畅;城路、乡路、村路,路路顺达,为雷家庄村民奔小康铺就了阳光大道。新修建了村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卫生所、服务所、文化活动中心(藏书500余本)共500多平方米,村委院内硬化面积达1300平方米。

文:雷家庄 提供 图:张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