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交部公布中国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将应邀到访欧洲三国以及俄罗斯后,王毅主任将出访的首站选在了法国。与此同时,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我们能够发现,此事的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所以,此次中法高层会晤,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初,美国记者赫什在网站发文详细讲述了北溪管道被炸的过程。这篇文章剑指美国,称是美国主导的北约在去年进行海上演习时,趁机将远程遥控炸药放在了北溪管道之下,并在之后引爆了早就藏好的炸药。并且,美方此举就是要避免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保持合作。

当初,北溪管道事件时,国际社会都在猜测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当然,由于美国正在帮乌克兰对付俄罗斯,它也是被怀疑的对象之一。现在,这位美国记者发文指责其政府,且给出的理由具有一定说服力,这便能推动国际社会重新调查此事,并将舆论的矛头对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这三个欧洲国家以及俄罗斯开始行动,他们纷纷邀请中方高层到访。而王毅主任在去到法国后,也收到了其总统马克龙的承诺。

王毅主任强调:中方一直视法方为优先合作伙伴,中方愿意与法方一起,为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以及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而作出贡献。至于乌克兰问题,中方将坚持一贯立场,推动俄乌双方以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

随后,马克龙回应:法国十分重视中法两国关系,也将与中方保持对话、加强合作。同时,马克龙承诺中方:将与中方一起反对集团对抗,同时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分裂;法国还将和中方加强合作,以应对来自各领域的挑战;法国愿同中方一起,探索解决俄乌冲突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马克龙给中方的承诺,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法国正在“远离”美国,从而避免在对外政策上被美国影响。

记者撰文谴责美国政府炸掉北溪管道,是为了促使欧洲国家像美国那样制裁俄罗斯,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避免法国、德国等国家有朝一日脱离美国的“控制”。法国、德国等,都是主权国家,它们怎么可能甘愿被美国所左右,成为美式霸权的“附庸”呢?只不过,在美国喊话欧洲国家制裁俄罗斯时,这些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只得跟风美国。

但是,从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再到北溪被炸真相揭开,欧洲国家能一点点看清美国为谋取自身利益不顾别国感受的真面目。法国前国防部顾问阿兰·科尔维斯在本月14日评论称:美国炸掉北溪管道,就是为了遏制德国发展,也在限制欧洲国家发展,进而“领导”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也曾就《通胀削减法案》向美方提出异议,要其更改法案、维护欧洲盟友的利益。但时至今日,拜登政府并未更改这一法案,身为法国总统的马克龙不可能不清楚美方意图。马克龙所言“反对集团对抗、反对分裂”便是在告诉中方,也是在告诉世界:法国不会与美国同流合污。从这一层面来看,法国政府或将重新定义法美关系甚至是法俄关系。

其二,中法关系有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方曾在美国炒作中俄“结盟”时强调“不搞阵营对抗、不针对任何一国”的立场,马克龙对华承诺“反对分裂”,便是在回应中方的这一立场,并表明其态度:与中方保持相似态度,不会被试图分裂世界的势力带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曾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时表达来华意愿,王毅主任将出访首站选在法国,也是对马克龙的回应,这足以表明中国对法国的尊重。马克龙还表示:将与中方一同探索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办法,这体现出法方对中方的信任,以及对中方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贡献的认可。

王毅主任还与法国外长科隆纳进行了对话,科隆纳重申法国将坚定不移支持“一中原则”。种种迹象表明,中法双方的此次对话将对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法国也愿意与中国相向而行。

当然,对于法方的承诺,我们除了听其言外,也要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