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每月都有精彩与精心设计的“招牌动作”。很多市民还对4月底2024深圳设计周时发布的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敢为人先》念兹在兹,接踵而至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将以更大的规模与气势,掀起深圳文化的热浪。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第二十届文博会是创办20周年举办的一届重要展会,也是文博会迈入新发展阶段、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展会。

20年发展历程,文博会成就非凡:展示规模从首届4.5万平方米增至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700多家增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10个增至108个;每年吸引海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范围辐射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文博会创办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表现出强劲实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深圳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7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约8%;培育一大批优秀文化企业。目前深圳文化企业超10万家,从业人员逾100万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80家,入驻企业超1万家,就业人数近20万人,实现税收逾150亿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并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文博会发展的20年,亦是中国文化产业高速起飞的“黄金年代”。20年来,在文博会上不断涌现的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新应用、新观念,已逐渐成为国人熟悉的文化风景,亦成为无数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它是不断累积与叠加的文化记忆,亦是国际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风向标。它是展示窗口、交易平台、文化引擎、亦是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旅,更是文化强国的生动实践与数据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博会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已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单从城市形象展示这一视角看,作为媒介、平台与窗口的文博会,可以说是深圳城市营销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曾论述,“文博会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见证的正是中华文化走出的坚实步伐。第一阶段,是文化器物走出去,体现为一般性文化产业品的加工和贸易出口。第二阶段,是文化内容走出去,打造原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内容,进入‘文化创造’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文化核心观念走出去阶段,也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高中华文化价值的国际话语权。”这段论述对于文博会不同阶段的发展与特质的把握无疑是精准的,而当下的深圳亦可看作中华文化价值在国际话语权的一个化身。作为先行示范城市,深圳精神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形象与外化。作为媒介性城市,深圳亦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佳讲述者,在此观念下,文博会可谓世界文化产业集聚深圳的一次“开放麦”,各自精彩表述,最后汇集成当代文化产业的现实图谱。

文博会自2015年开始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旨在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圳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部署,重点展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及演艺等内容,通过展示与交易相结合,促进沿线国家地区文化产业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加深理解、增进感情。文博会在引进与推出的过程中,亦将深圳城市形象展示在世界各地。

多年来,文博会采用了主办单位牵线搭桥、代理招商、点对点招商、文博会直通车、以展促商等多种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措施,邀请组织海外采购商参与文博会。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该馆的参展国家从2015年的14个增加至2019年的50个。以2019年举办的第十五届文博会为例,展会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参展,海外展区面积占比达总面积23.5%;吸引了来自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22167名海外采购商在现场进行参观、采购、洽谈。2023年第十九届文博会,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已增加到108个。

同时,文博会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埃及、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如:2023年3月底至4月初分别在法国巴黎与德国柏林举办推介会,聚焦扩大文化进出口贸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4年4月在日本东京、加拿大举办推介活动等,这些推介活动不仅构成了文化产业领域双向奔赴的前提,亦为深圳在世界前沿城市画出了自身的城市文化肖像。

目前,文博会已在欧洲、南美地区建立了咨询台;在埃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文博会海外分会场;与全球展览业协会(UFI)、波兹南展览集团、智利世贸组织等机构建立了长远的合作关系,合作代理机构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展商和采购商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影视、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创意设计、艺术等行业网络,以及FACEBOOK等国际通行的网络招商渠道,发布文博会信息,扩大文博会品牌的海外影响力,文博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通过展示、推介和交易撮合,国外优质企业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和观众也零距离接触到海外文化产品和机构,在消除文化贸易壁垒、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助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实现亲诚惠容、民心相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亦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与走进深圳的美好城市形象。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