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二季》由孙皓导演,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郭麒麟、付辛博、田雨、李小冉等人主演的古装电视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剧中,邓子越的背叛,彻底点醒范闲,影响了六人结局。

范闲自北齐归来后,一直对二皇子穷追猛打,除之后快,并手书“奸臣当道”,直指二皇子

二皇子见招拆招,与范闲斗得不亦乐乎,殊不知,他和范闲都被太子利用了。太子的目的是挑动二人争斗,坐收渔翁之利。

那么,为什么说邓子越背叛,彻底点醒范闲,影响了六人结局。这是哪六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子越是鉴查院一处的主薄,职位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只见范闲与菜疏司的公公、二皇子斗得不亦乐乎,邓子越唯唯诺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范闲大为诧异。

当年,邓子越可是一位敢于直言,拼死力谏,不计个人得失的外地小吏。因状告上司贪赃枉法而被陈萍萍赏识,留在鉴查院公干。然而才是几年的光景,邓子越变得畏手畏脚,首鼠两端,这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邓子越背叛了谁呢?

其一、邓子越与王启贤是莫逆之交,邓子越未曾背叛友情。其二、邓子越与陈萍萍是上下级关系,可曾背叛了陈萍萍?似乎也不曾。邓子越如履薄冰,独善其身,背叛了他的操守吗?貌似也不曾。范闲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后,邓子越认真办事,也无异常。那他背叛了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闲对他说,“你想做一个好人,但你得有人罩着。从今往后我罩着你,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秉公执法了。”邓子越闻言,仍是战战兢兢。邓子越背叛的是他的初心和理想。

只见邓子越低声下气,唯缺骨气的状态,使范闲终于有所悟,为他的这种背叛点醒。

众所周知,范闲的母亲是叶轻眉,一位从现代社会回到古代的女子。在范闲的脑间,同样有现代意识,只是这种意识是朦胧的,不够很清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弟范思辙犯了重罪,他为其开脱,偷偷将范思辙送去北齐避风头。他来到鉴查院后,发现鉴查院和创立时大不相同,当年,其母叶轻眉创立鉴查院,目地是维护司法公正,此时的鉴查院人员收受菜蔬司的好处,自身尚且不正,谈何公正可言?

问题出在哪里呢?邓子越对初心的背叛,范闲逐渐看出症结所在。

范闲对邓子越说,“以你的能力,以你的正直,以你的气势,你本来有望当上副主办。然而结果是,非但副主办无望,还一次次降职,最后做了一个主薄。”这说明什么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明鉴查院的风气越来越坏,溜须拍马,沆瀣一气者升职,正直正气者遭到排挤。而根源在谁呢?首先在陈萍萍身上。

陈萍萍是鉴查院的老大。明知邓子越人才难得,却任由他一次次地被排挤而听之任之。

其次是皇室。各皇子无法无天,骄横妄为,庆国官吏,尽皆拜在皇子门下,背靠大树,胡作非为。陈萍萍时有无力之感,才对邓子越的降职表现的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是在庆帝身上。陈萍萍打开他的库房,对范闲说,“你看这满室的无价之宝,都是我的,为我一人所有。”为什么会这样呢?

古话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庆帝不怕臣子贪墨,就怕臣子无欲。如此,便拿捏不了臣下。陈萍萍此举,是故意自污,为使庆帝对他少些猜忌。

连最为刚正的陈萍萍尚需用这种办法自保,可见庆国的风气已坏到了什么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范闲终于清醒了,明白了,再好的制度设计,没有有效的监督,也将形同虚设。

老金头被二皇子的手下撞死在街头,庆国的办案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金头的女儿被二皇子的手下凶残的杀害,二皇子轻松地一笑,说,“一场大雨过后,难免要死无数的蚂蚁。”

在他眼中,普通百姓是蚂蚁,命如草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在范建、范若若、王启年,甚至此前的范闲眼中,那些被拐卖到青楼的女子,那些失去女儿的父母,不也是命如草芥吗?千方百计地维护范思辙,对始作俑者三皇子更是不闻不问。

邓子越的背叛,金姑娘的死,使范闲彻底明白过来,鉴查院的官也好,各大小衙门的官也罢,在庆国,百姓对他们没有监督权,他们的官帽子不是老百姓加冕的,他们是不会维护老百姓的利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范闲不再助力太子,也不再只是针对二皇子,而是将矛头对准了皇室,最终将庆帝取而代之,还政于民吧?从而改变了六个人的结局。

一是陈萍萍,不再通过自污求自保。二是范思辙,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三是邓子越,可以堂堂正正地为民请命。四是结束与北齐的兵戎相见,而是以文明征服对方,改变了公主与大皇子的结局。六是范闲自己,将母亲叶轻眉未竟的愿望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是笔者根据剧情的分析。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