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距离正在被拉近,而率先对中国抛出橄榄枝的便是德国。

去年,德国总理朔尔茨携多名德企高管访华,受到了中方的热情欢迎。并且,朔尔茨此行还促进了中方与欧洲空客公司签署价值约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8亿元)的采购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航空公司与空客公司本来就有合作,但是,在朔尔茨访华时双方签下这份合同,其代表的意义就更加特殊。由于德国拥有该企业的大部分股份,所以,这代表着中国对德国发送友好信号的积极回应。

然而,朔尔茨结束访华行程后,却发生了两件会影响中德友好关系的事。其一,由德国国会国防委员会主席齐默曼率领的德国“代表团”窜台;其二,德方禁止中企收购德国技术型企业艾尔默斯。

奇怪的是,朔尔茨曾就与这两件事类似的事件对中方表态,而且,朔尔茨的表态与如今媒体报道的德方态度完全相反。

在时任美国议长佩洛西窜台后,台当局也曾在去年喊话德国政府,要其派代表团窜台,从而支持台当局的“抗中保台”政策。不过,当朔尔茨政府明确表示:支持“一中原则”。便是拒绝了台当局的窜台邀请。在朔尔茨访华之际,他也曾重申将支持“一中原则”,还允许中企中远海运购入德国汉堡港一个码头的股份。由此可见,朔尔茨在访华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下定决心要和中国搞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德国自民党副主席约翰内斯·沃格尔和齐默曼等人却在本月初窜台。在蔡英文亲自迎接德国“代表团”众人后,外交部长”吴钊燮、“立法院长”游锡堃等台当局高层也如以往招待窜台政客那般,设宴款待这群人。不仅如此,据法新社消息,德国教育部长也将在今年春季窜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的26年里,德国政府从未派官员窜台,这证明德方要与台海问题保持距离。可是,如今德国政客却大张旗鼓地窜台,而且还在朔尔茨访华之后,难道德国政府对华态度转变了?

据德新社消息,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已经证实:德方禁止中企收购艾尔默斯这一芯片企业。若德国政府不给出合理解释,这两件事自然会对中德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然而,据德国《商报》报道,朔尔茨政府认可中企对该芯片企业的收购行为。看来,德方的所有决定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决定,不是朔尔茨一个人“说了算”,德国政界也存在着不希望与中国走得太近的声音。

据德国《商报》消息,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极力阻止中企收购艾尔默斯,并认为中方的收购行为会对德国的安全造成“威胁”。除此之外,德经济部长哈贝克也不同意让中方入股德国半导体公司ERS Electronic,该部门给出的理由是:担心中方会对德国的公共秩序和安全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德国“代表团”窜台一事,参与此事的德国政客大都为自民党人,而该党派曾在2021年的德国联邦大选期间取消支持“一中原则”这一竞选口号。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就能发现德国内部就是否与华合作是有较大分歧的,而这样的分歧存在的根本原因,便是德国如今的三党联合执政状态。这三个党派分别为德国社民党、绿党以及自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朔尔茨上任后发表的《施政宣言》中就能发现,他是德国社民党中的对华务实派。他在这份宣言中强调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表示今后将与中方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在经济层面,朔尔茨则在宣言中指出:在与中方开展经济竞争时,需要秉持“公平、互利、规则平等”的原则。所以,在朔尔茨上任后的2021年,中德贸易关系持续回温,这一年的双边贸易额相较前一年增长了15.1%。可以看出,朔尔茨想要延续默克尔时期“务实型”对外政策。

与朔尔茨为代表的部分社民党人不同,绿党以及自民党对华态度更加“强硬”。身为德国绿党中的一员,其外长贝尔伯克就曾站队立陶宛,认为中国在对立陶宛实施“经济胁迫”策略。德国政客窜台后,台当局放出消息:德国自民党会在下一次的大选中把“不许中国武力收台”放在他们的竞选口号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朔尔茨要沿用默克尔时期的对华政策,并非易事。不过,我们很高兴看到朔尔茨正在为促进中德友好关系而努力,加之与日渐强大的中国合作对德国来说利大于弊,想必中德关系最终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