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89年的严冬,小刘25岁,家里老小都指望他这个独子一手撑起,可偏他就这么一个破旧不堪的废品站,靠着回收点废品过活。看着破烂的摊位,小刘也没啥脾气,他知道命运注定如此。

大年二十九,一早起来,小刘照旧开着他那个孤零零的小破门头。小村里的人也早就准备好了要卖的东西,等着送上小刘这儿换钱。

就在小刘打着哈欠,准备迎接重复的一天时,突然一辆黑乎乎的破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来。车上放着一只大号陶罐,看着就好些年头了。

车里下来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瞅了瞅小刘的破摊位,一脸不屑地说:“哎,小伙子,你就是这破烂的老板啊?行吧,帮我个忙,把这罐子给我收了。”

小刘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火速迎了上去。怎么也没见过这人呐,看着不太像本地人的样子。摸着下巴,小刘掂量着这陶罐的分量,心里唯恐不能高估它的价值。

“嗨,大哥,实在说句对您的东西也不怎么值钱。”小刘一锤定音,随口报了个小价。

中年人脸色一沉:“你瞎了不成,这可是宝贝儿哟,要不是我看你家可怜,才舍得把它拿来给你呢。”

小刘暗自嘀咕:我就是宁做太平犬,也不想这回事吧。不过看着中年人的样子,好像也不像在开玩笑,摆摆手,小刘干脆就将陶罐买了下来。

谁知这就成了小刘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

那天把陶罐买下来后,小刘也没太在意。毕竟在他眼里,哪儿有什么“宝贝”,不过是个年头太久的破罐子罢了。

他将陶罐一股脑儿扔在了自家院子的角落里,重重掩上了门,开始过起了新年。

过了正月十五,小刘那不算宽敞的院子里就多了一件陈年旧物。日头一照,陶罐就在那儿熠熠生辉。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坛子,可就是让小村里那几个狐朋狗友给看上了眼。小刘有啥好处,他们才不在乎。人就注意那坛子了。

“嘿,小刘啊,你捡的这玩意儿也太不中看了吧?”段家的大儿子嗤笑着对小刘说,“要不你把它给卖了吧,说不定还值钱呢。”

小刘一哂,随口就应下了:“成吗,真要是值钱儿的话,我怎么舍得要?正儿八经的东西,留着也是留着。”

大伙儿听罢哄笑起来,谁也没往心里去。可没过几天,一位从县城赶来的老艺人,途经这村子,恰巧看见了小刘家那口眼熟的旧陶罐。

吓了一大跳,他心里嘀咕:怎么会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出现这等宝贝儿?心头一凛,赶紧上前与小刘搭讪。

“小伙子,听着,我可劝你一句。”老艺人神神秘秘地对小刘低语,“你家那口旧罐子可不是什么普通玩意儿,它价值连城!要不你把它给我,我倒是想好价钱买下来收藏。”

小刘愣了一下,心说这位老者怕是年纪太大了,开始胡言乱语了吧。他打量着眼前这位满头银丝的老人。

轻飘飘地笑着:“哈,老人家,您也就跟我开开玩笑吧。哪有什么宝贝,分明就是一坛普通的破陶罐。”

老人家见小刘如此态度,也不恼,只是叹了口气,神秘兮兮地说:“好吧,你自己留着瞧吧。想明白了,再告诉我,我定会给你最公道的价钱。”

小刘一头雾水,这位老人到底想说啥呢?就这么回了老人家一句:“好嘞,到时再说吧。”便将老人家打发走了。

不过从那以后,小刘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那口旧陶罐了...

老人家说罢就走了,留下小刘一个人愣在那里。他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自然清楚这口旧陶罐虽然年头久远,可它终归就是一件破烂货色。怎么可能值几个钱呢?

可就在小刘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隔壁老王家的小儿子竟然也对这口陶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王从小就爱学艺,对这些古玩儿门儿清。一眼就看出这坛子可不是等闲之物。

“刘哥,我说实话,你家那口罐可真值钱啊!”小王对小刘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罐子的来历,“听我妈说,这可是当年咱祖上留下的宝贝儿,价值可就不是小数目了哦。”

小刘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你没见过它年头太久了吗,都磕磕碰碰生了几道裂缝,里里外外又都是坑坑洼洼的。还有哪个傻子会觉得它值钱呀?”

小王见小刘这副迷惑的模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刘哥你就是太俗了。这就是年份太久远,所以更显得可贵了。你要是把它拿出去卖,少说也值几十万吧!”

“啥?!”小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十万?开什么玩笑?我把它当个摆设养在家里,怎么就值这么多钱了?”

小王见小刘怀疑,也不恼,只是神秘地冲他使了个眼色:“好了,你自己打听打听就知道了。我可是实话实说,你可得当心着点,别被人占了便宜啊。”

小刘点点头,心想:得,这事儿可得仔细查查才行。说不定真有人在忽悠我呢。

可就在小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村里的一个老财主竟然也打起了这口陶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