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白永凤

单位 | 衢州市人民医院

前 言

硒(Selenium,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微量的硒是许多生物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它是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在人体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硒的适宜剂量范围很窄,人体硒含量过低会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过量的硒及其化合物也会有较强的毒性。

案例经过

患者,男,反复上腹痛7月余,再发伴加重3天,彩超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期间抗感染对症处理后腹痛减轻,为进一步治疗于2024年2月26日以“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住肝胆外科住院治疗。2月29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是发现硒的浓度超过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进行稀释及复测后,终浓度为15124.49μg/L,超过正常参考范围(100-340μg/L)上限44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2024年2月26日微量元素结果

难道是硒中毒患者吗?文献资料表明硒中毒多见于工业中摄入无机化合物如硒酸等,血清中硒浓度400-30000μg/L多为急性中毒,500-1400μg/L多为慢性中毒。如果该患者血液中硒的浓度为15124.49μg/L,那么依据以往病例报道急性中毒者将会在数小时后出现死亡。

笔者立即联系该患者的主治大夫,然而患者并没有任何硒中毒的临床表现,近期也没有服用富硒类食物,从事的工作与硒酸等也毫无关系。难道是实验室检测的问题吗?

笔者立即查看仪器和标本状态,当日仪器硒质控在控,标本无溶血无黄疸等异常。难道是实验室污染?可是同批次的其他标本未出现如此异常结果。而且该标本一同检测的其他微量元素的结果都在正常范围。

随后临床大夫按照笔者建议3月1日对患者又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复查,硒的浓度为128.17μg/L,在正常范围之内。这也更加证实了该患者并不是硒中毒。那么该患者第一次检测的标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硒浓度的假性升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2024年3月1日微量元素结果

案例分析

笔者再次翻阅患者病历发现,该患者于2月26日13:34进行了上腹部磁共振增强扫描(MRI)的检查,16:06抽血做微量元素检测。MRI增强扫描,即给患者注射MRI对比剂后再扫描,常用的注射剂是含钆(Gadolinium,Gd)对比剂。会不会是体内注射的含钆对比剂影响了硒的检测呢?

为了进一步验证笔者的想法,我们对本院使用的钆特酸普胺及钆喷酸普胺两种对比剂进行了硒浓度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钆特酸普胺及钆喷酸普胺的“硒”浓度分别高达146721554.88μg/L、140241557.77μg/L。翻看这两种产品说明书,其成份并不包含硒元素。那么很有可能是金属钆影响了硒的检测,可是原因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MRI含钆对比剂

微量元素检测目前使用的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ICP-MS分析包括下面几个步骤:雾化形成小液滴,经过干燥,去溶剂,解离,原子化,电离,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离子被离子透镜聚焦进入四级杆质量分析器按质荷比(m/z)进行分离,最后检测器检测离子数目。

查阅文献发现,硒元素平均分子质量为78.96,在ICP-MS仪器参数设置中一般会选择单同位素78和80。钆元素平均分子质量为157.25,易于形成Gd++双电荷,在ICP-MS仪器参数设置中也一般会选择78和80作为采集参数。钆元素与硒元素的仪器参数设置为一致,因而钆元素会影响到硒元素的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ICP-MS硒元素干扰物质列表(DCHARGE代表双电荷)

至此,真相大白,原来是“真钆假硒”!患者在注射钆剂完成磁共振后的3小时之内抽血检测微量元素,由于钆和硒具有相同质荷比,因此造成了第一次检测标本中硒浓度假性升高。而钆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正常的人,24小时排泄掉98%以上的造影剂,所以5天后再次检测,硒浓度恢复正常。

那么以后如何避免同样情况的发生呢?文献中指出血清中200μg/L的钆就能影响硒的检测,因此我们需要与临床做好沟通,增强MRI检测后短期内要避免患者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另外作为实验室人员如遇此类情况,可以依据文献将硒元素采集参数改为82,屏除钆元素的干扰。

总 结

ICP-MS是检测微量元素的新兴技术,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低背景,使其能够提供ng/L水平的痕量元素分析。但日常要想实现低检测限,避免污染是首要分析考虑的。

除了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及清洁的实验室设备外,ICP-MS检测还受到以下三方面干扰,光谱干扰:质谱检测中出现的质荷比(m/z)相同的元素;物理干扰:由于样品溶液及校正溶液粘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溶液传输至喷雾器时出现物理干扰,同样由于表面张力等差异,在气溶胶传输至等离子体时,在雾化和电离化过程中出现物理干扰;记忆干扰:样品检测后,残留在仪器管路部件上的微量元素,从而干扰检测。

本案例属于不同元素电离出相同的质荷比离子从而产生光谱干扰造成的结果异常。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实验室人员要熟知ICP-MS的检测原理及干扰因素,遇到异常结果时,要主动思考,细致分析,大胆求证,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有效。

专家点评

衢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祝进

此案例是医学新技术、新药物应用带来对检验结果干扰的典型。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起着关键作用。检验医师遇到超常结果时,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加强与临床沟通,积极寻找文献,保持多多思考、追根究底的工作态度,始终把解决患者问题放在首位。检验全程质量控制需要参与患者准备、标本采集保存、标本处理等检验前过程,每个过程都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正确性,检验人员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汪晨阳,李英华,王长兵,等.硒抗病毒研究进展.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41(07) : 483-487.

[2] Nuttall KL. Evaluating selenium poisoning. Ann Clin Lab Sci. 2006 Autumn;36(4):409-20.

[3]钆特酸葡胺注射液说明书.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4]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说明书.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Walter A, Nelms S, Harrington CF, Taylor A. Interference of gadolinium on the measurement of selenium in human serum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Ann ClinBiochem. 2011 Mar;48(Pt 2):176-7.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