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越秀区一46岁男子死于家中,而行凶者竟然是83岁的老母亲。

法庭上,这位母亲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但是她又表示自己不后悔这么做。

众人十分震惊,老人为何会在耄耋之际犯下杀人重罪?这究竟是大爱还是自私?

然而,在了解了全部的经过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家纷纷流下感动的泪水,而主审法官也决定从轻判决。

那么,这起八旬母亲杀子案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酸与无奈?此案的判决结果又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男子在睡梦中被杀,凶手竟是生母!

2017年9月21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一起母亲杀子案,被告人姓黄,今年83岁,家住越秀区西华路。

5月9日这天,她在家中杀害了小儿子黎某。黎某今年46岁,按理说,黎某正值壮年,而黄某矮小体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黄某是怎么将其杀死的?

黄某表示其实自己对此事早有预谋,在案发前,她曾多次借着去社区医院看病的机会,让医生多开安眠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拿回家后,黄某为了防止让大儿子发现,于是便将其装在一个钙片瓶子里,前前后后积攒了70多粒。

5月9日这天,黄某趁大儿子不在家,偷偷往小儿子黎某的饭碗中放入了76粒安眠药,再一点一点地将药碾碎,而后又加入蜜糖和水,最终亲手喂进了小儿子的嘴里。

黎某很快就睡了过去,这时,黄某用一块破旧的棉垫子盖在了他的面部,而后从上方施压,企图令其窒息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岂料,黎某突然挣扎,黄某上了年纪力气有限,她连忙找来一条丝巾,然后死死勒住小儿子的脖子,同时再次捂住他的口鼻。这一次,黎某挣扎了几下就彻底断气了。

在坦白自己的犯罪过程时,黄某的嘴唇微微颤抖,声音也有些嘶哑。人们不解,这位面容慈祥、说话和蔼的老人为何要将自己的亲生儿子置于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黄某也知道自己犯了大罪,因此在事发之后,她主动拨打110自首。警方赶来后,黎某已经毫无生命迹象,经法医认定,他是受外力而造成机械性窒息死亡。

在审讯室内,黄某将自己谋杀小儿子的犯罪事实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警方。民警们面面相觑,随即将此案转移给了越秀区检察院。

两个月后,黄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稳妥起见,此案由越秀区检察院和法院共同审理。在法庭上,黄某哭诉着:“我很心疼他,每天都在思念他,我也很舍不得啊……”

黄某的表现情真意切,似乎不像是装出来的,既然她对儿子的死如此痛苦,那为何还要将其杀害呢?而且还是亲自动手……

对此,黄某长叹一声,随后说道:“把他生的这么差是我的罪!我始终觉得对不起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一个母亲的辛酸与无奈

黄某年轻时曾在广州的一家无线电厂做工,并在这里结识了自己的丈夫。23岁那年,她正式组建了家庭,后来又生下了一个男孩。

那时候经济虽不富裕,日子也过得辛苦,但所幸一家人相对健康,并没有什么重大疾病。然而到了1971年,小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原本就清贫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小儿子黎某是早产,刚一出生就被发现大脑发育不良,经过诊断发现,他患有唐氏综合征,有着严重的智力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黎某还患有软骨病,别的孩子在一岁时都能下地跑了,但是他却连头都抬不起来。当别的孩子10岁时都已经在学校里读书写字了,而他才刚刚学会走路。

这两大疾病注定让黎某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去过正常的人生,但万幸的是,他有一位好妈妈。

为了给小儿子治病,黄某跑遍了广州大大小小的医院,尝试了无数办法,可惜都收效甚微。

为了治疗小儿子的软骨病,黄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坚持用鱼骨熬汤、煮饭、煮粥,想尽办法为孩子补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虽然这些做法并没有取得多么显著的效果,但是黄某依旧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自己的小儿子。

由于要上班,她不得不请人来照顾,但是黎某因大小便不能自理,而遭到保姆的嫌弃,再加上黄某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给太多了薪酬,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长期坚持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由于黄某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儿子,她索性在47岁就提前退休,从此全心全意地照顾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在此期间,黄某哪怕生活再穷困,她也从未嫌弃和放弃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在黎某30岁之后,他的大脑开始衰退,近些年速度又加快了许多。

不仅如此,黎某的臀部肌肉也发生萎缩,已经无法坐立,只能长期卧在床上,这也令他的身上总是长出一些肉疮,又疼又痒,很是痛苦。

此时的黄某也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后来还被查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每当她听到儿子痛苦的呻吟声,心里就难受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黄某的身体越来越差,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但是她依旧在情况稍好的时候,坚持给小儿子喂饭,努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天,黎某由于病痛难以下咽,黄某无奈地放下饭碗,长叹一声:“儿啊,你连饭都吃不了,做人有什么意思?”

那段时间,黄某十分担心自己去世之后小儿子没人照顾,每当想到这里她就不禁泪如雨下,彻夜难眠。人在走投无路之际,总会萌生一些极端的想法,黄某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结束他的生命,我才能瞑目。”法庭上的人们在听到这句话时,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觉得这种做法实在太过自私。

黄某杀害的是一条生命,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她怎么忍心下得了手?而且,社会上不是还有福利院吗?她为何不去寻求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为了大儿子,就杀害小儿子?

其实,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曾上门为黄某提供过帮助,并劝她将黎某送到福利院去。起初,黄某觉得这是个可行的方法,于是便亲自去福利院看了看。

但是,她发现这里的条件并不好,工作人员3小时才巡逻一次。如果小儿子过来就只能24小时用纸尿片,每天像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根本没有别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转变成失望,从福利院回来的黄某更加悲观了。这么多年,儿子从来不知道做人是什么滋味,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怪自己生下了他。

小儿子残障的模样令黄某心如刀割,她也常常为此自责不已。黄某知道自己触犯了法律,但是她还是对法官说出:“我不后悔,我宁愿犯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出这句话时,黄某的声音愈发哽咽,泪水也夺眶而出。自己已经风烛残年、朝不保夕,与其让爱子无助地活着,不如让他带着尊严离去。

这起案件看似残忍,实则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母爱,周围的法警和旁听人员也被这份爱感动地潸然泪下。

这时,法官又问她:“你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他吗?”

黄某的大儿子智力正常,体力正常,有一定的挣钱能力,就算将来母亲去世,司法也会让他来照顾弟弟。既然有人照顾,那么黄某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黄某的回答很干脆:“不可能,我不可以留这么重的包袱给我的大儿子,这会毁了他一生。”

46年来,身为母亲的黄某含辛茹苦地照顾着小儿子,身体上的劳累还是其次的,精神上的压力才是非常人能想象的。

这些年,她呕心沥血、心力交瘁,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折磨,最大程度地承担着一个母亲应尽的全部义务。她的人生早就没有了乐趣,早已陷入无尽了悲惨循环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黄某不想将如此繁重的任务交给自己另外一个儿子,在她看来,是自己将小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理应背负全部的责任。

既然活着是一种残忍的折磨,何不如让其永久“睡去”,这是一个做母亲的孤苦无助,无奈何而不得已忍痛割爱,同时,这也是她对另一个儿子深深的关爱。

黄某杀害小儿子的过程不过20分钟,但这却成了她人生中最漫长的20分钟。在黎某死后,黄某的内心虽然有过一刹那的解脱与释怀,但是很快就被悲伤和痛苦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司法有情,人间有爱

黄某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是身边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为了让母亲能够减轻处罚,大儿子出庭作证。

他告诉法官,母亲这么做的确是迫于无奈,其本意不是害人,而是为了让弟弟早日解脱,只是用错了方法。

黄某的小姑子在庭上提交了一份求情信,代表其他亲友共同恳求法庭对黄某从宽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法律层面来讲,黄某毕竟杀了人,处罚是肯定有的。但是对于家属的谅解,检察机关予以认可,同时表示可以根据黄某犯罪之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从轻判处。

黄某的罪行虽法不可恕,但情有可原。此案与其他暴力犯罪也存在很大区别,黄某的主观恶性不大,她不是因恨而杀,而是因爱而杀。

再者,黄某用安眠药的方式杀害黎某,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方的痛苦。

10月26日下午,主审法官公开宣判:被告人黄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判决下达的那一刻,黄某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表示这么轻的处罚是自己没想到的,毕竟她真的杀了人,不管本意如何那都是犯罪。

此时距离黎某去世已经过去5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黄某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她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浮现出小儿子的身影。

这位年迈的老母亲在余生不多的时候,下决心结束残疾不能自理的儿子的生命,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煎熬,多么的挣扎,多么无奈,这甚至要比自杀还要更大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爱你,所以杀你”,人们对于这样的案件只能长吁短叹,实则不忍苛责。

其实,不管法院如何判刑,黄某的内心都不会平静,直到去世,她都会沉浸在深深的内疚之中。

因为在46年的相处中,小儿子的生命早就和她融为一体,杀了一个等于死了两个,黄某的躯体虽然还活着,但是他的心已经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案件不止一例,2010年,东莞一女子亲手溺死自己的双胞胎脑瘫儿子,事后服毒自尽;2012年,四川一27岁留守妈妈将剧毒农药灌入自己和三个孩子的口中;2013年,河南一母亲在家中将半瓶农药递给了自己患有脑瘫的双胞胎儿子……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悲剧的发生反映出我国福利体系的不完备,特别扶助的范围有限,服务于智力障碍人士的民间机构实在太少。

如果有足够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让集体分担个体的苦难,那么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更多残障人士及其家属体会到社会温情,我国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残联等机构不断完善救助体系。

这些部门机构不仅会在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还积极提供精神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致力于形成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孕期检查的重要性。

黎某所患的唐氏综合征与孕妇高龄、卵子老化、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唯一的手段就是让孕妇在生产前终止妊娠。

随着文明的进步,全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不断加深,也希望此类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