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我们采用双行Z字型种植,起垄宽度80厘米,株距40厘米,有利于通风、透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正在米坪乡黄桃基地指导工人们套种菠萝。

孟夏时节,走进米坪乡米坪村,漫山放绿,虫鸟喳喳,黄桃长势良好。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在黄桃树种植菠萝苗和红薯苗。起垄、覆膜、打窝、栽苗……一派繁忙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正忙着套种菠萝。

近年来,开阳县米坪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3050亩黄桃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产业套种”模式,积极推广“黄桃+菠萝”“黄桃+红薯”“黄桃+南瓜”等复合种植模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努力实现一地双收、一地多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我们选取了4亩地势相对平缓、光照相对充足的土地作为‘试验田’,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在黄桃地里套种新品种菠萝和红薯,争取在黄桃挂果前多采收一季菠萝和红薯。”黄桃基地负责人介绍道,选择套种的黄桃基地的果树很小,行距之间有大量的“空隙”土地可以利用,套种菠萝和红薯,既不影响原本黄桃的生长,还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同时,解决附近村民的就业难题。

除了探索新品种种植,在米坪乡云湾村和伍寨村,种植大户邹永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黄桃园套种蜜本南瓜800余亩,并提前签订收购订单,按照每斤0.3元的保底价格出售,预计240万斤左右,产值72万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技人员为套种的红薯品种挂牌。

“我一年四季都在基地干活,工作比较轻松,离家又近,每天还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我家那位也在基地打零工,加起来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呢,很满意了。”米坪乡脱贫户冯成秀高兴地说道。

据悉,米坪乡的黄桃基地里已套种红薯、南瓜、菠萝等作物800余亩,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200余人次,有效帮助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步,开阳县米坪乡将全力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点带面,推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地下有瓜、地上有果”的山地立体农业种植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图/文 罗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