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赵敏

荔枝、龙眼、那边、那里、弄来、弄去、天堂、火星、幸福、文化……广西有很多独特的地名,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目前,广西的水果产量排在全国首位,盛产多种水果,不少乡镇或村庄以水果为名。不过,有些地方虽以水果为名,却不一定生产同名水果。

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荔枝村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荔枝村大门。

这些荔枝村与荔枝树有关

在广西,以荔枝命名的村庄不少,比如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荔枝村、南宁市横州市陶圩镇荔枝村以及梧州市岑溪市归义镇荔枝村等。这些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村名与荔枝都有关联。

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荔枝村党总支部书记梁业占告诉记者,很多年前,村里姓谢的人很多,当时村名叫做大谢村。有一条通州大道途经村里,道路边有几棵很大的荔枝树,枝叶繁茂。当时生产力较低,运输都靠肩挑背扛,走不了多远就要歇一歇,不少客商会在这几棵荔枝树下歇脚、乘凉,还有人在此摆摊卖茶水、小吃等,客商把这个歇脚点叫做“荔枝根”。久而久之,就改名为荔枝村。

“我们村决定今年底前大面积种植荔枝树,这样就更符合村名了。”梁业占说。

龙眼村不一定种龙眼

广西的龙眼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易剥皮、易离核和耐贮运,主要以平南、桂平、大新、灵山、武鸣、博白等地出产的比较出名。

记者了解到,广西也有不少以龙眼命名的村庄,比如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龙眼村、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龙眼村、浦北县福旺镇龙眼村以及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龙岛村委龙眼村、南宁市宾阳县邹圩镇长新村委龙眼村等。这些村名,有的是因为以前村里盛产龙眼,有的是因为村口长有几棵大龙眼树,也有的是因为当地地形神似龙,村庄位于龙眼处而得名。

宾阳县邹圩镇党委宣传委员沈朝敏介绍,当地习惯叫做龙眼门村,因30多年前村头有一棵大龙眼树得名。如今这棵树已被砍,村民没有种龙眼树。

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一名干部表示,该镇的龙眼村是因为当地地形神似龙,村庄位于龙眼处而得名。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一名干部则称,该乡的龙眼村是因为壮语陇眼(Runghngurmz)音译而来。

杨梅村真有杨梅吗

杨梅村在广西遍地开花,有南宁市横州市陶圩镇杨梅村、玉林市容县杨梅镇杨梅村、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杨梅村、柳州市柳城县太平镇杨梅村以及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杨梅村、临桂区五通镇杨梅村等。究其村名由来,均因这些地方曾经盛产杨梅而得名。

横州市陶圩镇党委宣传委员许亚东说,杨梅村因村盛产杨梅树而得名。不过,现在村里只有几户村民零零散散种有几棵杨梅树,而隔壁南乡镇素有“杨梅之乡”之称,有着百年的杨梅种植历史。近年来,南乡镇做优做强“南乡杨梅”特色产业,在高义村和竹莲村分别建成大型杨梅种植园,用好一颗红果子带富一方“梅好”业。

“我们镇的杨梅村因以前有很多野生杨梅树得名。”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党委宣传委员凤艳萍告诉记者,杨梅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杨梅,当时最多的品种是东魁。现在杨梅村种植杨梅约500亩,主要是东魁和乌梅两个品种。近两年杨梅价格较好,有的村民种植杨梅一年收入达20多万元。

这些水果村名来源各不同

广西还有不少以其他水果命名的村庄,比如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葡萄村、玉林市北流市平政镇石榴村、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沙梨村等。

阳朔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陆家忠介绍,葡萄村因后山有株山葡萄藤蔓蔓延两个山头而得名。2000年,该镇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

“我们的石榴村原来叫石牛冲,传说以前有头大水牛到附近一个村偷吃禾苗,被人发现后跑到我们村化作一块大石头而得名,后来改名为读音相近的石榴村。”北流市平政镇石榴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玉华介绍,石榴村通过发扬“石榴籽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村委大楼、修路、发展产业等,并逐渐形成效果佳、可复制的“石榴经验”,这个村名恰好体现了当地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抱成团的真实贴切形象。

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沙梨村老党支部书记黄恩华介绍,沙梨是壮语sahliz音译,指长刀,因过去该地男子有佩带长刀的习惯而得名。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沙梨村家家户户都在屋前屋后种有水果沙梨。后来村民大都搬到了公路边,村里就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株沙梨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