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全球各国的文化中,中华文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解和关注中华文化。不少外国人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英国的一位教授曾提出疑问:中华文明究竟是如何维系数千年的大统一的?

中华文明能够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统一,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央集权制度的约束之下,统治者之所以选择这一制度,除了是要加强中央统治者的权威和控制力,防止地方割据和分裂势力的出现之外,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保持国家的完整、统一和稳定。

我国的中央集权制度起源于秦朝,并在清朝达到顶峰,这种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削弱地方领导者力量为标志。在秦朝,始皇帝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建立和健全这一制度,以巩固其对国家的统治。此后2000多年,这种政法体制一直被统治者们延续了下来。

所以,在这期间,我国的政权始终集中在核心领导者手中,而地方性的权力只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制度的作用下,国家当权者能够统一制定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从而确保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性,而各国地方领导班子只需要服从中央统治者的指挥和调度,从而降低区域性的分裂和割据的可能性,对文化意识的约束也是如此。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者能够制定全国性的文化政策,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地方性部门则可以通过执行中央下达的的文化政策,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所以中华文明才能实现大统一。

共同的文化认同

正如前文所说,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认同对于促进文明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不仅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还将这些历史传统通过口口相传、书籍记载、文物展示等方式传承了下来,让每一代我国人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这种历史传承使得我国人形成了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感。

还有语言文字的统一。汉语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这种共同的语言文字为我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和使用汉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从而促进文明统一。

而且,我国的社会制度也一直在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提供保障。我国方面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这些举措不但可以推动文化交流和合作,还能增强人们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理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但整体上具有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这种地理环境有助于减少外部势力的干预和影响,为中华文明的大统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我国辽阔的内陆空间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巨大的舞台。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东南濒临太平洋,而西、西南、西北则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腹地,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中华民族有足够广阔的天地创造自己的文化,演绎自己的历史,为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提供了基础。

其次,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复杂的地貌和不同的气候对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依据这些条件决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我国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这种多样性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我国的地理环境还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

因为我国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内向型、半封闭的区域,这种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区域之外的交通,但也保证了区域内部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密切交往,这种交往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大统一提供了可能。

最重要的是,我国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虽然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分裂和割据的局面,但每一次分裂之后,总能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统一。

这种历史经验使得中华民族形成了强烈的统一意识和大一统思想,而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政事、军事上,也体现在文化方面。所以中华文明才能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为民族众多,所以我国历史上一直实行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通过这种政策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同时,也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能够促进中华文明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的促进下,我国人形成了共同体意识。通过承认和尊重各民族的差异,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文化传承,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

而且,在多元一体的框架下,各民族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这不仅能够促进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能够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与中华文明的大一统传统是相契合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追求大一统、崇尚和谐的传统,而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所以中华文明才能有今天的统一。

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繁荣的文化交流

最后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强大的经济支撑。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为了维护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无论是国家政权还是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工具,离开了保护经济基础的需要,上层建筑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而且,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它的性质和发展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之上必定有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本性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家政权只能是剥削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决定了社会意识形态中私有观念占主导地位。中华文明也是如此,它的发展和融合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撑。

要知道,我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这种经济基础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经济的带动下,我国才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从而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推动自身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而且,我国历史上,疆土分分合合,政权更替不断,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在统一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基础设施、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文明统一。

而统一之后,强大的经济基础还可以确保这些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长久的保证这种同意状态可以延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经济的发展会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增多,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也会更加频繁。这种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民族认同感,从而推动国家的文明统一进程。

总的来说,中华文明的大统一不仅是历史的积累,更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磨难,但人民却始终保持着团结和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国家文明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统一,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极具包容性、丰富、多元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环球网 2023-08-29 关凯:中华文明何以传承千年而始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