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有着这样一句话,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身为体内的“最高统帅”,心脏会将身体里的脏腑、气血管理妥帖,可若是心脏发生病变,失去了管理能力,亦或是开始“不安分”,那么此时,身体就很容易出现其他病症。

中医认为,心脏具有主血的职能,而心神也需要血液滋养,一旦心血不足,那么心神就会开始“躁动”,进而在身体里四处游走,不着归处,如此一来,人们便会出现失眠、心烦、健忘等病症。

那么,究竟有没有什么方子,能让这心神“回家”呢?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补养心血的“神仙”方药,或许就可以帮助我们,它就是收录于《摄生秘剖》中的“天王补心丹”,据说还是天王传下来的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在很久之前,有一位寺庙里的和尚,他一心向佛,不舍昼夜,以至于自己的心神受到了极大耗损,这时,天王便下凡,给了他一个药方——天王补心丹,和尚服用一段时间之后,心神便得到了养护。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也能很好地凸显出此方剂的功效奇特,可以说是给“累坏了”的心脏“洒甘露

心脏作为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脏腑,有关于心神的养护一直都备受中医医家重视,而且就养护心神而言,主要有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两类,前者是直接将心火“镇摄”,多用于实证,而后者则是以滋补阴液为主,多用于虚证,而天王补心丹便是后者,是中医里的安神剂。

在过去,此方剂可以说是书生的专属,因为一朝功名,需要多年的寒窗苦读,而在这过程中,就很容易耗损心神,于是,用此方就可以很好地将心神补回来,不过,随着后世医家的广泛使用,也渐渐扩大了此方剂的用途,就以现代常见的失眠、健忘等疾病来说,其实都与心神异常有关,因此,都可以用这个方剂加以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方剂的组成来看,算得上是中医里的大药方了,一共由14味中药材配伍而成,分别是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各二两,生地黄四两,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各五钱,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在做成丸剂时,通常会用朱砂为衣。

方剂里的生地黄可以滋养肾水,因为心肾相交,肾主水,心主火,当心火过于旺盛时,我们就可以用肾水来制约心火,而当心血不足时,心火便会往上走,如此一来,人们就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失眠等问题,因此,使用这一药材,就可以补水补阴,让肾水上交于心,进而改善病症。

天王补心丹对参类药材的使用也很多,包括玄参、丹参还有人参。其中,丹参养血,人参补气,而玄参为玄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色,黑属肾,因此便具有补益的效果,而且玄参苦中有甜且稍咸,具有寒性,还可以发挥清热、降火的功效,一方面可以协助生地滋肾阴,另一方面则能够清理心脏浮游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志的入药部位是根皮,比较厚实,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而且远志还有滋润之气,偏于入阴,能把肾气向外生发的道路疏通,有助于交通心肾,水火既济

既然心脏里有火热,那么也自然会对肺腑造成影响,因此,在方剂里便用到了可以清肺润肺的中药,天冬、麦冬甘寒,滋润肺阴;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朱砂、茯苓养心安神,这其中,朱砂是一味比较有争议的药材,虽然朱砂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但同样具有毒性,因此在这里用量很少,当然,若是心神过于旺盛,属于实证,也可以用另一个重镇安神的经典药方“朱砂安神丸”来加以缓解。

桔梗在古代的医家书籍里被称为“舟楫”,作为药引,可以让方剂更好地发挥功效,但实际上桔梗也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曾说过,桔梗可以用于治疗 “惊恐悸气”。

总得来说,此方剂虽然组成很多,但针对病症的改善,却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通过补充心血,制约心火,便能让心神“安神”,好好地待在心脏里面。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