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李芳

5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科技大学获悉,该校今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金融科技、智能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能车辆工程五个本科招生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科技大学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致力于国家“双碳”和能源革命等重大战略。该专业拥有从储能材料开发到储能工程应用的全链条教学与科研平台,并在电化学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具备强大的科研和产业化实力。随着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氢能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储能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储能产业人才需求量将超过百万。该专业毕业生可在三峡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宝武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就职。

金融科技专业是由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融合了金融与科技领域的前沿学科。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强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集成应用。毕业后,学生可进入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设计与运营、金融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等工作;也可选择进入金融科技公司、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从事金融科技产品设计、量化分析、风险控制和运营管理等工作;此外,还可以进入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等行政事业单位就业,或继续攻读国内外大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武汉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科技大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武汉科技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本科专业,同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本科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科班出身的人工智能专家”,毕业生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数据科学、互联网、信息产业、钢铁冶金等领域从事相关产品创新研发、系统测试、技术支持与咨询、产品销售等工作;也可报考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综合型全日制本科专业,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属法学门类,开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该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实施本科“一对一导师制”以及小班制课程教学精英培养模式。毕业生既可在国家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党务、纪检、宣传类工作;又能在大中小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类工作;同时,还可以选择考取或保送硕士研究生、直博生,或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起源于1972年开设的矿用汽车专业,以2003年开办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为基础建设。该专业围绕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学科专业设置布局要求,以应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助力解决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人才紧缺的问题。毕业生可在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智能驾驶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主要从事智能车辆整车及零部件、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及产品测试等工作。

为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重大需求,着眼于工业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该校还新增“冶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矿物加工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冶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依托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施冶金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该项目依托冶金工程专业招生,学制 4 年,毕业生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双学士学位证书。

“矿物加工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依托武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两个一级学科平台,汇聚了“矿物加工工程”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的优势资源及建设成果,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及研发能力、具备较高数学素养、较强数据分析及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系统掌握资源智能提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该项目学制 4 年,毕业生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双学士学位证书。

这些新增的专业和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反映了武汉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