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1日

翔安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做了全面介绍,尤其对农文旅持续升温、乡村振兴深入推动等具体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解析。

翔安区副区长黄亚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曾文雄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廖锦水主持发布会。中央、省、市主要新闻单位记者参加。

首先来看看

翔安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成绩单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4.21亿元,产值总量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13元,比增7.7%,增幅排名全市各区中第二。

此外,翔安还斩获了多项荣誉:

01

翔安区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评全国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02

内厝镇获评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新圩镇古宅村、内厝镇黄厝村获评2023年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内厝镇黄厝村还获评2023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03

“农村污水提升治理”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作为典型案例在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业务培训班作交流汇报,向全省推广

今年来,翔安区进一步深化

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发展

亮点突出

“农文旅”融合再提速

“引客下乡”有了新成效

翔安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做法

也得到了现场媒体的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游客来“下乡”

【引力篇】

“农文旅”加速融合

在这个月初的“五一”小长假,翔安老牌景点澳头和大宅、新晋网红打卡点沙美都市田园彩色街区等都迎来了如潮的游客。

翔安按照全市“引客下乡”要求,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山、海、田、厝”示范点;依托翔安自然资源禀赋和独具特色的试点示范村建设成果,串联梳理出大嶝战地观光园-田墘的“红色记忆”之旅、下潭尾红树林湿地公园-澳头的“海洋艺术”之旅等六条精品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孟哲 摄

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区还专门打造了“翔安乡旅地图”小程序,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增设“引客下乡”游玩攻略,让市民游客可以方便地扫一扫两个二维码,获取翔安最具特色的乡村文旅资源展示图,有效提高了游客游玩的体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挖“三农”潜力

【深耕篇】

激发更强生产力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中寻找到更强大的生产力?这是翔安区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两年,翔安区推动建立科企协同创新、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模式,持续推进优势种业产业做大做强。国家级“一村一品”大宅火龙果、乌山青葱,省级“一村一品”上宅龙眼、古宅大蒜、垵山胡萝卜、东寮豆干等强势“出圈”,“一村一品”工作成效同样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大宅火龙果

除此之外,为推动农民增收,翔安区2023年通过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带动1500个农户增收670万元,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共富美”的道路;推动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造血”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乌山青葱

深入推进综合整治

【提升篇】

打造更优品质农村

在2023年福建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考核中,翔安区再次获评福建省综合绩效优异区;翔安区在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农村组)考评中,则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嵘 摄

从体制机制上看,翔安区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区、镇、村三级落实工作部署,积极统筹部门力量、加强协调联动,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推进有序有力。

从工作方法上看,翔安区以全局视角和发展眼光谋划品质提升工作,将环境综合整治和山水田园风貌保护进行有机结合,对“山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嵘 摄

如今提起“翔安区”

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地名

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

未来,翔安区还将持续

推进农业发展迈开新步伐

实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农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拼翔安人|打造现代人茶文化的陈延富

封顶!封顶!刚刚,厦门地铁3号线…

向“新”而行|翔安新城片区十年来公建配套巨变

编辑\张琳 摄影\李毓琳

校对\新媒体采编组

审核\任旭萍 朱毅力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