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对整个国家有着独特的重要性。明朝的皇室在对外关系上一直保持强硬立场,从不派遣公主联姻,这一点在明朝灭亡时让许多人感到遗憾。即使至今,国内仍有大量的明朝爱好者对此心存不满。正如诗中所表达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意呼应了国家覆灭与家国沦亡的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的最后一个真正的皇帝是崇祯,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皇帝。他登基之时,朝廷已经岌岌可危,尽管竭力挽救局势,但终究无力挽回,只能眼睁着北京被李自成攻破。然而,崇祯并未选择屈服,而是选择了在后山上自尽,保留了明朝皇室最后的尊严。有一人手握八十万军队,却不愿前去救驾,得知崇祯殉国的消息后,他大喊了五个字,最后吐血身亡。

1627年,大明王朝已经走向末路,朱由校去世后由朱由检登基为帝,即我们所熟知的崇祯皇帝。或许是命运注定,自崇祯登基以来,天灾频繁,旱灾、蝗灾等给百姓带来巨大损失,许多人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这种局势下,民间出现了大量反对朝廷的声音。李自成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挑起了起义的大旗,向明朝发起了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是农民起义军出身,但李自成拥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他的领导下,起义军势如破竹,到了1644年已经逼近北京,整个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尽管李自成完全有能力攻入北京,直接击溃朱家,但他没有选择这样做。他看到东北方向仍有满人的强大威胁,他希望明朝和满清相互消耗,自己则静待时机获得利益。为此,李自成派遣使者与崇祯进行谈判,希望得到一些资源和封地,作为撤退的条件。

然而,朱家一直以强硬姿态闻名,根本不会屈服于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所有条件。李自成得知后大为愤怒,直接向北京发动进攻。不久后京城彻底陷落,崇祯皇帝被迫自尽。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因为按理说,崇祯皇帝已经陷入绝境,完全可以暂时低头,等待重新振作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在外有一个重要支持者,那就是在外地担任将领的左良玉。左良玉出生于山东,从小失去了父母,由亲戚抚养长大,童年经历十分不幸。为了生活,他选择了投身军旅,随部队前往辽东,并在与满清军队多次交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一位将军,手握一定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