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下称地理资源所)主办的“探秘盐碱地,从课堂到自然”科普活动日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黄河三角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地理资源所对外合作处处长于伯华、平台基建处副处长崔璟、对外合作处业务主管姚丽娜、东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胡琳、学会部部长张兴波、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主任刘辰勇、副主任王永利、东营市第一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陈继英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开幕式上,于伯华代表中国科学院致辞,介绍了本次活动准备情况及内容,对各位领导和师生参加科学日活动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黄三角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师生代表陈继英老师致辞;刘辰勇介绍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创新情况,表达了对活动成果举办的衷心祝愿。胡琳介绍了向广大青少年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于伯华代表中国科学院宣布活动开幕。开幕式由地理资源所刘振副研究员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以“探秘盐碱地,从课堂到自然”为主题,将科普报告和实践互动有机结合,让受众零距离了解黄河三角洲以及盐碱地相关的小知识、大科学,深入了解黄河三角洲的演变历史和生态环境特征、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盐碱地治理方法和农业绿色开发模式,希望为青少年朋友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与自然奥秘的大门。刘振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土壤的奥秘》的科普报告。在园区互动环节中,观众由在站工作人员及在读博士生分组带领参观土壤理化实验室、盐碱地水土过程观测平台、盐碱地“草-牧-园”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并动手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劳动,使得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做到了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此次活动,东营市第一中学、垦利第一中学优秀学生代表,以及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科技工作者及其他感兴趣的社会公众共200余人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