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汗国与东西察合台汗国以及叶尔羌汗国是什么关系?应该说它们之间是一种继承关系,即东西察合台汗国继承了察合台汗国,而叶尔羌汗国又继承了东察合台汗国,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由察合台后裔统治的政权。那么这中间具体的过程又是如何呢?

察合台汗国的分裂

说到察合台汗国的分裂,其实跟元朝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在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其它几大汗国就不再承认其蒙古大汗的地位,也就是开始自立成为独立国家。而在忽必烈驾崩后,他的孙子元成宗铁穆耳最终击败了代表蒙古传统势力与元朝作对的窝阔台汗海都,使其它几大汗国重新暂时认可了元朝皇帝蒙古大汗的地位。但不久之后,察合台汗也先不花就认为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和伊儿汗完者都合谋夹击自己,因此和元朝以及伊儿汗国再次爆发战争。

结果打了几年之后,确实受到东西两面夹击的察合台汗国渐渐不支,也先不花也在心力交瘁中死去。而经过几年战争之后,察合台汗国的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其国内的突厥人开始崛起。同时察合台统治者受到突厥人的影响,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他们首先放弃了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在也先不花的继任者怯别汗时期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卡尔希建立首都,而此地其实已经深入突厥人的领地。然后怯别的继任者答儿麻失里汗又公开皈依伊斯兰教,引发在伊犁河地区仍然坚守蒙古传统的察合台部落的强烈不满,导致察合台汗国出现剧烈动荡,答儿麻失里本人也最终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大汗国形势图

而在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察合台汗国的动荡持续,东西两部的分裂也越来越深,其汗庭所在的西部完全伊斯兰化,而东部则仍然主要以佛教和萨满教为主。结果在至正六年(1346年),察合台汗国西部的突厥贵族加兹罕发动叛乱,将末代察合台汗合赞杀死,另立了察合台家族的其它人为傀儡大汗,而把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而在汗国东部的各个部落则不愿接受突厥人的实际统治,于是从瓦刺部找来了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七世孙秃忽鲁帖木儿,拥立他为大汗,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不过在这时,东察合台汗国也开始出现了伊斯兰化的倾向,所以在秃忽鲁帖木儿继任大汗之后不久,就也率领16万东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集体皈依伊斯兰教了,秃忽鲁帖木儿还有了一个伊斯兰教名字,叫艾布伯克利·穆罕默德。

东西察合台汗国的灭亡以及叶尔羌汗国

所以在这之后东西察合台汗国的主要差别就是西察合台汗国的大汗是突厥人的傀儡,而东察合台汗国则仍然是察合台后裔握有实权。不过在秃忽鲁帖木儿在位期间,其实曾经一度重新统一了察合台汗国,他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进攻西察合台汗国,占领了其在河中地区的大片领土,废掉了西察合台汗铁穆尔沙,并封自己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都督。但仅仅两年之后他就死了,之后河中地区复叛,东察合台汗国的统治重新回到了原有区域。

而西察合台汗国不久之后就形成了后来世界闻名的帖木儿与阿米尔·侯赛因争霸的局面,阿米儿·侯赛因是废掉了察合台末代大汗的加兹罕的孙子。最终帖木儿获胜,成为了西察合台汗国的实际控制人。虽然后来西察合台汗国就被称为帖木儿汗国了,但他和他的后代其实一直没有正式篡掉西察合台汗国的汗位,而是始终拥立铁木真的后代为大汗,只是后来西察合台汗国的大汗被帖木儿家族换成了窝阔台的后人(也许是因为这样更好控制),一直持续到15世纪中叶帖木儿汗国被乌兹别克人灭亡时为止。

而东察合台汗国则一直还是由察合台的后人所统治,而且跟中原地区的交流也相对更多一些。但明朝以后,中原古籍里也不再称其为察合台汗国,而是以其国都为名将其称为别失八里、亦力把里或者吐鲁番。而东察合台汗国后来多次受到帖木儿及其后代的入侵,为了寻求帮助,东察合台汗国曾经向明朝称臣,成为明朝的藩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尔羌汗国形势图

但在15世纪末,东察合台汗国也陷入内战,先是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之后又进一步分裂成许多个小汗国,包括叶尔羌汗国、阿克苏汗国和和田汗国等。最终在16世纪初由察合台后裔赛德建立的叶尔羌汗国灭掉了周边几个汗国,兼并其部落成为了当地的主要势力。直到17世纪末,叶尔羌汗国又逐渐沦为准噶尔部的附庸,最终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前后被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完全吞并,叶尔羌汗国并入准噶尔部。

所以总体上,从察合台汗国到东西察合台汗国再到叶尔羌汗国,也可以说是在中亚的蒙古人不断受到外部文化影响,不断分化又重新整合,最后融入其他民族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