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看点

本期看点

9天涨粉1000万,一歌一人一菏泽。

继开封王婆之后,菏泽郭有才一夜爆红,用几首老歌成功带火了菏泽这座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城市。

一夜之间,郭有才突然就莫名其妙地火了,菏泽也稀里糊涂地被带火了,全国各地的网友跑到菏泽听他唱歌。

5月10日至12日,菏泽的抖音生活服务订单同比去年增长215%。其中酒旅订单环比5月7日至9日增长80%,同比增长超6倍,餐饮、休闲娱乐订单均同比增长超2倍。

郭有才确实火,但真正让他以及菏泽火起来的,借的还是平台“造神”这股东风。抖音需要不断打造新的人物IP、制造新的话题来持续制造流量。

从哈尔滨左右哥到开封王婆,再到今天的菏泽郭有才,皆是如此。

短视频时代,网红人物的出现也让城市文旅“出圈”迎来了新机遇。然而当热度退去,留给这些城市的往往是“一地鸡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红城市的热度似乎越来越不易持久,“花期”逐渐缩短。

哈尔滨火了两个季度,淄博只火了几个月,而甘肃天水甚至只火了二十多天,连五一都没撑到,开封也逐渐回归平静。

网红城市如何实现“爆红”到“长红”,成为当下不少中小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新的热点不断出现,人们的关注点会很快转移。这次被郭有才带火的菏泽又能火多久呢?

01

01

网红城市爆火出圈,

网红城市爆火出圈,

借了平台“造神”东风?

借了平台“造神”东风?

很多人好奇,郭有才长得也不帅,唱功也一般,凭什么能在短时间内爆火,甚至带火一座城?

是背后有团队在操盘,还是真靠个人才华?

其实,真正让他火起来的,还是短视频平台的造神机制。

郭有才,只不过是短视频平台一时打造的流量IP。

仅此而已,未来还会有更多“郭有才”。

对这种“造神”现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曾直言,用玩抖音的心态炒作网红城市太可怕了,没有哪个城市能通过短期的现象级产物赢得可持续发展。

在《酒管财经》看来,一个城市不能没IP,但是如何形成持久IP,如何与时俱进地不断寻找新IP才是关键的,没有什么IP能千秋不变。

一位资深酒旅人士向《酒管财经》分析总结了这种“人造”网红城市出圈的背后逻辑。

首先,与游客共情。

在快节奏、高压力、圈子小、社交少的现代生活中,被生活毒打的打工人,最缺的就是强烈的情感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有才打造的人设正是晚上干烧烤,白天直播唱歌的底层草根励志逆袭IP,满足了打工人的草根逆袭情感需求,让其找到了归属感、存在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树先生+旧火车站+励志打工人,一场怀旧励志的共鸣带火了菏泽。

其次,年轻主力军是关键客群。

年轻群体懂得互联网,既有精力,又有活力,还自带流量且善于分享和传播。

据统计,90后、00后群体出游率占比65%左右,是现代旅游的“主力军”。

菏泽成为“网红城市”的基因,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苗头。

以曹县为首,将近35万人在从事电商及相关产业,且从业人员大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意味着,整个菏泽有一大批懂网络、懂传播的人。

最后,是县域旅游的崛起。

如今,国内大众旅游已经走下炫耀式消费的神坛,越来越具备烟火气息,县域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宠。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游客人均消费566元,日平均消费113元,比2019年下降了25%,县域旅游市场增速明显高于一二线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

今年五一假期,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对分布在各省份的3800多个商圈进行了分析,在商圈客流量日均增幅最大的十个城市当中,菏泽市的涨幅达到636%,排名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兜里没钱,只能穷游,县域旅游的住宿、餐饮费用较一二线城市大多更加亲民。

毕竟,去开封看王婆,菏泽听《诺言》,花不了几个钱。

02

02

一个郭有才,

一个郭有才,

撑不起菏泽的酒旅市场

撑不起菏泽的酒旅市场

据悉,郭有才火的这几天,菏泽南站人流日流量高达30万。

为了接住这破天富贵,菏泽官方看得出来很努力,不仅为外地游客免费提供手机充电、矿泉水、道路指引等服务,还为游客免费赠送菏泽的特产芍药,更是第一时间把郭有才聘为菏泽市文化旅游推荐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真能带火一座城市的文旅,甚至带动整座城市的GDP?

综合实际情况来看,可能要泼一泼冷水了。

菏泽文旅业的底子甚至比淄博还差,除了GDP总量排在淄博之后,更是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2013年前菏泽仍有数百万人徘徊在贫困线上,山东省三分之二贫困村位于菏泽,三分之一贫困人口是菏泽人。

此外,菏泽的文旅接待和消费转化能力也不强。

菏泽文旅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菏泽市13家重点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62.1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86.57万元,平均每人次消费仅57.71元。

另外,郭有才直播所在的菏泽南站属于废弃火车站,周边餐饮、住宿等商业配套相较市区明显存在不足。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淄博烧烤那种能让游客普遍接受的大众消费品,目前菏泽并没有能够显著将流量引导到消费上的大众文旅产品,这也就导致空有流量却难以有效转化为旅游消费。

文旅发展短期看消费,长期看供给,而项目则是文旅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根本支撑。

菏泽文旅目前尴尬的是,手里没有能打的牌来留住游客。

菏泽牡丹的IP没有洛阳大,另外两大文旅品牌“水浒故里”和“黄河入鲁”在全国也基本没什么知名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严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复盘淄博文旅发展的不足。

他认为,淄博作为一般的工业城市,定位的游客大多是商旅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不仅缺乏核心景区,还缺乏充足的休闲度假设施和完善的城市服务街区,此外酒店数量和很多省会城市、旅游城市比就是明显的短板。

当下,菏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2024菏泽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会议上菏泽官方就一阵见血地指出,菏泽文旅规模小、底子薄,有说头、缺看头,有内容、缺亮点,要实现大改观,必须有大思路、新理念,找准方向、靶向施策,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酒管财经》在权威数据平台酒店之家查询发现,目前菏泽酒店市场规模较小,全市连锁酒店仅有232家,且仍以经济型酒店为主,高端酒店屈指可数,豪华型酒店更是仅有菏泽银座颐庭华美达酒店1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当下菏泽仍缺乏优质酒旅资源,酒旅市场规模小底子薄,是不争的事实。

03

03

网红城市需要

网红城市需要

“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对菏泽来说,红起来容易,难的是接得住流量。

《酒管财经》梳理发现,文旅资源底子薄的菏泽一直试图打造自身的网红基因来弥补先天不足。

从初代网红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到最近爆火的菏泽“树哥”郭有才,网红IP对其“出圈”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但每次都很难留住流量。

有业内人士表示,个人IP确实短暂地给城市文旅带来活力,但它的力量还是比较单薄的,我们要客观看待它的影响力,既不夸大也不低估。

“网红城市”文旅对经济拉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将“流量”转化成“留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有热闹、没消费的局面。

哈尔滨火了两个季度,淄博只火了几个月,而甘肃天水甚至只火了二十多天,连五一都没撑到,先天不足的菏泽估计也很难接住这波泼天富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隐藏问题暴露出来,比如由于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造成的批量关店,酒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

对此,原知名大报时政编辑马江博表示,热闹没用,发展才行。淄博、哈尔滨、天水等这些”网红城市”爆火的时间都很短,产业链条都非常短,产业拉动效应相对有限。如何将网红经济的高人气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何将城市火爆出圈的契机转化为产业转型的机遇,才是根本。

如果一个城市文旅资源本身不强,就算流量带来再多泼天富贵也接不住。

流量来得快也去得快,随着“网红效应”递减,网红城市的流量必然会“过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红城市”虽然能一夜爆火,但是不能只旺丁而不旺财,需要的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将线上流量转化到线下产业,吸引人潮涌入并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统筹丨劳殿 编辑丨阿思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