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先进战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通常与其性能和功能成正比。歼16D电子战机虽为第四代战机,但其造价成本约为6亿人民币,与第五代双发战机歼20基本相当。这一事实引发了人们对其价值的广泛讨论。那么,是什么使得歼16D值得如此高昂的投入呢?

1994年,朝鲜坚持发展核计划,拒绝接受美日的核查,为此,美国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派出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准备封锁朝鲜的西海岸,局势迅速紧张起来。

当时,中国的一艘091型核潜艇刚完成例行训练,正在黄海海域返航。在潜航状态下,核潜艇监测到日益增多的声呐信号,判断周边环境异常复杂。

不料,就在离基地仅余几十海里时,美军的声呐系统捕捉到了它的踪迹,为防止中国潜艇靠近航母,美军立即派出多架反潜机对我潜艇实施严密跟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三天里,美军不断用各种手段对091潜艇进行模拟攻击,中国水兵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鱼雷攻击。

在水下世界里,091潜艇就像是暴风雨中的小船,始终无法摆脱美军的纠缠。

面对美军航母战斗集群的压迫,中国海军向国内求助,但当时中国海军的驱逐舰难以与美军抗衡,最终决定用航空兵进行吸引。

中国先后派出歼-7和苏-27战机执行掩护任务,但装备落后的歼-7很快就因油料不足被迫返航。

与此同时,美军利用航母上的EA-6B电子战机,对中国在东海和黄海的监控基地发起了猛烈的电子对抗。

强大的电磁干扰瞬间淹没了雷达站,使得基地突然检测到有200多架未知飞机从东北方向高速袭来时,中国空军立即派出歼-7和苏-27战机进行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战机赶到预警区后,发现根本没有雷达显示的那么多飞机,只有一架美军“徘徊者”电子战机。

原来,这些都是美军电子战机发出的假目标,目的是混淆中国雷达,颇有些戏耍的意味。

数日后,美军再次发起干扰,这次雷达显示敌机多达700架,中国再次派出战机确认,终于在50公里外的领空发现了美军的EA-6B,证实了这次电磁对抗的真面目。

这次黄海对峙向中国暴露出一个严峻的事实——在电子对抗领域,中国与美国还存在巨大的实力差距。

当时中国沿海的雷达站大多采用了进口的旧式雷达,对电磁环境识别能力较差,而美军使出浑身解数,发挥EA-6B电子战机的专业优势,轻易就突破了中国预警体系的防线。

而且美军使用的EA-6B电子战机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发出各种复杂的假目标来迷惑和欺骗敌方雷达,而以中国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有效识别美军的电子干扰。

中国空军在出动战斗机进行拦截时,由于依靠目视来辨别敌我,速度较慢,但这种确认方式效率低下,也难以应对美军的频繁骚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子对抗层面上,中国当时与美军可谓一比十都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之前中国长期封闭国门,对电子战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积累都非常薄弱。

中国使用的雷达设备不仅技术水平低下,而且各型号雷达联网系统不完善,这就导致单台雷达很难掌握整体空域态势。

而美军不同,他们在海军力量中投入力量巨大的电子对抗保障平台,如EA-6B电子战机这样的专业电子战飞机,它可以对中国雷达源进行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发挥干扰效果。

另外,美军各型电子设备都通过数据链进行实时连接,这大大提高了对中国电磁环境的监视和破坏能力。

这意味着一旦爆发冲突,中国的雷达站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被敌方电子战手段瘫痪。

而且这次黄海对峙也充分暴露出中国空军在远海作战时的应对能力不足,中国战斗机的作

战半径有限,来回加油都成问题,更别说与敌机遭遇空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遇到美军航母战斗群这种庞大的机动作战平台,中国空军要取得制空权难上加难。

直到中国苏-27与美军F-14对峙时,中国飞行员决绝出手,美军这才终止骚扰,撤出黄海。

而且当时的交锋也给了中国一个极其重要的警示,电子作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关键环节。

如果在可能爆发冲突的局势下,中国的雷达系统被敌方轻松破坏,则意味着国家防空体系全面崩溃。

因此,大力发展电子对抗能力,使国防系统免受电磁打击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国的电子战能力在起步时期确实面临挑战,但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逐步提升和对电子战的重视,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军方决定提高对国外通信的监听能力,开始寻求自主研发。尽管起步较晚,中国在东德专家的协助下,从该国进口了一批二战时期的电子侦测设备,这些设备提升了解放军的电子截听能力,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70年代初,美军为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将对中国大陆的低空侦察任务转由台军执行。台军的“黑蝙蝠中队”执行了大量高危的低空电子侦察任务,表现出色,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全面清理、改进部队通讯装备,淘汰老旧的通信机组,用先进装备取而代之。同时,中国广泛学习西方国家的电子战思想和战术,逐步转变训练理念。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本世纪初开始重视电子战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军事科研机构,进行电子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在东南沿海,中国建立了一个布局合理、系统完整的电子监视体系,包括大型固定被动式电子监听台、主动式对空和对海雷达等设备,以及卫星、无人机等多源信息融合的预警指挥平台,为中国实现对周边敏感地区电磁环境的全方位监视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16D和美国的EA-18G电子战飞机在电子对抗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各有所长。歼16D作为中国空军的新型电子战平台,集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电子设备,具备全向对抗能力,可对敌方雷达、通信系统实施精确定位、识别和干扰。它的出现使中国空军在电子对抗方面迈入了新阶段,有望与美国的EA-18G媲美,提升了在未来战争中争夺信息制高点的能力。

而美国的EA-18G电子战飞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澳大利亚空军的主力电子战飞机,具有出色的电子对抗能力。它搭载了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干扰和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为友军提供电磁屏障。EA-18G在多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战飞机之一。

因此,要比较歼16D和EA-18G的优劣,需要考虑各自的作战环境和需求。在未来的电子对抗中,歼16D有望与EA-18G展开激烈竞争,两者将在电子战领域展开一场技术和战术的较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