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河圣水喝多了,印度便长成一个外强中干的大胖子,2017年的GDP超过了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9年将超越英国,跻身于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妥妥的经济大国,然而,在这华丽的数据后面是多数印度人的窘迫生活,以及超出想象的贫富差距,严重地阻碍了印度迈向世界超级大国的星光大道,莫迪总理激进推行“反劳工”系列法案,试图打破窘境,却严重伤害了底层印度人的饭碗,加剧贫困,激化了社会矛盾,使莫迪的印度工业化的梦想濒临破灭。莫迪及印度的困境在于13亿人口的印度却只有1亿的人口红利,印度的全面工业化只是海市蜃楼,漂亮的GDP数据掩饰不了印度的大而不强,外强中干的本质。

据海外网报道,1月8-9日,两亿印度民众相应印度全国总工会发起48小时大罢工的呼吁,上街抗议莫迪政府触犯印度工人利益的“反劳工”政策,要求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社会保障和失业救助等。这是莫迪上台后爆发的第二次规模浩大的公认示威抗议活动。

GDP增长率靓丽,被西方热捧的新兴大国印度,经济形势看起来欣欣向荣,为什么老是爆发超1人的示威抗议活动?症结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要原因是印度的贫富差距的极端分化!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很高,却加剧了贫富差距,少数富人越来越富裕,绝大多数的人越来越贫困,返贫成为刻不容缓的巨大难题,束缚了印度的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印度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高达1520万人,超过1000万美元的人有58.4万人,超过10亿美元的人为2252人,仅次于美中两国,高居世界全球第三,亚洲首富宝座也已经被印度人夺走,他的名字叫穆克什·安巴尼。据统计,印度亿万富豪拥有的净资产相当于印度GDP的58.4%,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亿万富豪拥有的净资产在GDP中的占比只有20.9%,说明印度的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后果,使印度多年荣膺一个不光彩的荣誉:全球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印度13.24亿人口中,贫困人口超过2亿人,而极端贫困人口高达7300万人,这群人每天的低于8.5元人民币(约合1.25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勉强只够我们在路边摊吃一顿简单的早餐。

印度贫富差距极端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种姓制度的导致的资源与财富错配,即种姓配额严重失调。印度虽然很早就出台了废除种姓制度的法案,但几千年的传统异常强大,不仅在民间非常盛行,也渗透在政府系统里面,即使莫迪这样的强势总理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占据了印度多数财富与资源的高种姓群体拔几根毛出来,反哺低种姓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8日晚,印度人民院(下院)以323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具有标志性的宪法修正案,为种姓和宗教中的经济弱势群体提供10%的教育和政府工作的配额,不管这个群体的人是否符合相关技能,都获得政府分配的工作,吃大锅饭,提高了公平的机会,却极大地降低了效率,人浮于事。

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及种姓资源严重错配,使得印度政府不得不出台强硬的僵硬的就业法案,即《1947劳资纠纷法》,这个法案规定,凡是雇工超过100人的企业,想要解雇工人,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政府出于保住就业岗位、社会稳定等等的考量,对于批准企业解雇工人的申请的审批通常持消极态度,审批过程非常漫长,通过率也很低,印度人挖苦称“解雇工人的审批比自杀还难”。如此僵硬的劳工法案,除了惯出成千上万的懒人外,还严重抑制了印度企业的活力,再投资,难以发展壮大,也就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单靠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是极其有限的,僧多粥少,根本无法满足就业需求,这样就引发了两大社会难题:

1、在城市,失业人口越来越多,失业率一直都很高,2014年以来,印度的失业率年年攀高,超过5%,2018年10月的失业率高达6.9%。这导致在印度找工作的竞争异常激烈,2018年,印度铁路系统招聘6.3万个最底层的岗位,每个月的薪水只有1800元人民币(约1.8万卢比),竟然有1900万人前来应聘,录用比仅为301:1,比我国的公务员考试还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印度的多数人口都是农村人口,就业状况更艰难,很多农村无法去大大小小的城市打工、创业,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因为城市的就业岗位少,失业率高,几乎没有农村人口的机会——城里人都喂不饱了,哪里还有农村人的份?这就导致拥有13.24亿人口的印度的实际劳动力很少,并且就业资源大部分掌握在中高种姓群体手里,低种姓群体与贱民获得就业机会、岗位又难又少,为此,印度人自嘲“印度的人口红利只有一亿人”,也就是掌握多数资源、财富与就业岗位的中高种姓群体,剩下的12亿印度人被特殊的印度国情排挤在主流的印度之外。

雄心勃勃的莫迪甚至种姓制度与《1947劳资纠纷法》的巨大危害,推行《工会法》、公共部门私有化等一系列的“反劳工”政策,打破工人群体的“铁饭碗”,资源向掌握着多数资源与财富的高等种姓群体倾斜,以此激活就业市场,加持私营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却遭到了工会、工人的强力反对。莫迪的改革触动了印度的肉身——就业,却没有触及灵魂——种姓制度,加上做法过于激进,没有出台配套措施,这样的改革很难获得成功,根本无法让印度真正蜕变,焕然一新。因此,无论西方如何给印度贴金,印度人怎么粉饰自己,印度还是那个印度,千年都传唱着老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