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从历史宏观角度来说,是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的阶段。而从中国军队方面来看,是日军的战斗力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无法像抗日战争初期的时候,对中国军队和人民肆意妄为了,所以日军方面加大了对于谍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力图从这一点上破局。

而在这一年里,新四军方面的高级指战员叶飞,则是带人来到了其驻地附近的一家普通的牙科诊所里进行调查。

本来,根据新四军战士事先的调查结果来看,这间诊所里没有任何问题,经营者也的确是普通老百姓,但叶飞为了确保无虞,还是选择亲自前往现场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飞

初进诊所时,叶飞还觉得没有什么异样,可他在见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画之后,问了诊所里的医师几个问题,事后细细回想顿觉不妙,于是立即下令将诊所里的人员进行抓捕。

那么叶飞究竟问了诊所里的医师什么问题?他最后又是如何判断出其中必然有问题的呢?

车桥风云

新四军时期。叶飞曾经在粟裕麾下战斗过,对这位“老领导”可谓是印象深刻,为人谦和、胆大心细,是他对粟裕的第一印象,而他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这些品质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建制遭到了沉重打击,以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当时的新四军进行了猛烈的集中围攻,意图直接裁撤新四军番号,削弱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实力。

中共中央军委在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到,而是选择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重建新四军军部。

经军委研究决定,以陈毅、刘少奇、张云逸、饶漱石、邓子恢等同志为核心,重新建立新四军军部,粟裕、黄克诚、叶飞、谭震林、梁兴初等将领也随后悉数登场,开始参与到新四军各个下辖部队的重建当中去,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得比原先新四军的建制还要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

国民党反动派不会想到,这支一度被他们认为“打散”了精气神的部队,在1943年底就发展成了有12万人的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更是有着60万人之多,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华东野战军前身,也就是1949年初统一整编后的第三野战军。

1944年3月5日,粟裕率部发起了车桥战役,叶飞是他的下属。日后的粟裕惯常以五分胜算对敌进攻,此时便已经初现端倪,在粟裕的安排下,叶飞所部直接绕过敌人的封锁线,摸到了车桥附近一带。

为了确保己方的行动不被日伪军的探子发现,粟裕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千叮咛万嘱咐要做好周边地区的反谍报工作和保密工作,否则一切行动就会前功尽弃,叶飞所部也会身处危局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深知这一点的叶飞丝毫不敢怠慢,在部队行进到驻地后,叶飞立刻就专门让人去附近进行探查,如果发现有可疑人员出现,要立即对其进行监视,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对方。

经过了两三天的搜寻,新四军的战士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员,但是这些报告里有这么一条内容却引起了叶飞的注意,那就是在部队抵达之后的第三天,有一个老者来到了部队驻地附近的村子里,开起了一家牙科诊所。

起初,新四军的战士们也觉得这个老者很可疑,也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他来到这里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前脚部队刚刚驻扎在这里,这个看上去年事已高的老者后脚就来到这里开诊所,问他就说自己是逃难的,路过这里准备歇歇脚,战士们听了之后也不好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又经过了几天的观察,结果发现这个老者还真是牙医,真的治好了几个村民,连带着有战士还去了那里亲自“试”了一下他的医术,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可叶飞听了这些内容之后,细品之下却品出了一丝不对劲。

“逃难?是从哪里逃来的?你们有问他吗?”

“从他说的话来看没有问题,是从日军那边来的。”

“这不可能”,叶飞当即给出了结论,“日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打河南,正是严加封锁的时候,他不可能从城里出得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飞

明清不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戳不破的谎言,叶飞仅仅凭着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试出了问题所在,可见百密终有一疏,更何况是随口应付的借口。

经过了前一天的会议内容分析总结,再结合己方同志发来的诸多情报,叶飞开始怀疑起了这个在“关键时期”,来到部队驻地附近开诊所的老者。

虽然战士们此前已经调查过了,房子周边没有埋设武器的痕迹,老者平日里也没有与什么类似接头者的人物进行交谈。可是叶飞此时想起了粟裕临行前的嘱咐,决定还是亲自去看一看比较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叶飞就带人来到了这家新开的诊所门口,看见叶飞前来,这位行医的老者仍然老神在在,似乎隐约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不一般。

见面后,叶飞客气的向老者表示了感谢,这是为了他这几天救治的村民和战士,老者摆摆手道:“行医济世,本是我辈本分,又何足道哉啊?”

说罢,老者还笑了两声,言语之间正气凛然,并无什么破绽。叶飞见状,心下暗想:自己年轻的时候怕是也看不出来这么多弯弯绕,也难怪手底下的战士们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因为在提交报告的时候,专门有一栏名字是“可疑分子”,这位老者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飞

“不过可惜啊,你遇上的是已经30岁的我,不是那个早年一腔热血的愣头青。”

之后,叶飞便开始向老者发问:“我听我们的战士描述,先前您似乎说自己是从日军占领的城市来的。可是据我所知,那里的日军正准备集结兵力攻打河南,这全城戒严的情况下,您又是怎么出来的呢?”

老者听完之后,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波动,很淡定的回答了叶飞的问题:“说来惭愧,我有个子侄辈的小子给日本人当了宪兵队队长,我是靠着他的关系才从城里逃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老者又指着自己诊所里的几样摆件说道:“这些个物件都是我家祖传的,要不是他啊,早就被日本人都抢走啦。”

此话一出,似乎又无懈可击,找不到什么逻辑死角,也无从进行查证,不能为了无端的怀疑,就让地下组织的同志冒着风险去进行证实,这是十分不切实际的。

到这里,连叶飞自己也信了七八分,于是他改口道:“是我多想了,您的选择没有错,我在这里给您赔个不是,还请您不要见怪呀。”

“哎呦,可要不得,你是首长,哪能跟我说见怪呢?”二人相视一笑,一副“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样子,旁人谁也看不出来此前平静对话下的暗流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走时,叶飞抬眼看见了老者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便好奇的随口问道:“老人家,这是画的什么?”

“这是明朝的,你们不学医的年轻人怕是不知道。”

“叶天士是明朝的?他不是清朝的著名医学家吗?”一瞬间,叶飞的脑子就反应了过来,老者之前说过这幅画是自己的传家宝,怎么会有人不知道自己传家宝上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将计就计

叶飞上将是我国开国将帅里少见的中菲混血,父亲又是华侨,所以自小受到了较好的家庭教育,自己的家族里又有人是学医出身,偶然之间知道一些人物故事倒也不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诊所里的老者说出“叶天士是明朝人”的这个论断后,叶飞也随即明白,连所谓的“传家宝”内容都不清楚的人,说的话多半有猫腻。

追问之下,老者终于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他是牙医不假,但他好赌,欠了一屁股债之后,是宪兵队的侄子走了日本人的门路替他把钱还上了。从这以后,老者就成了日本人的探子,这次出城也是为了查探新四军的动向,好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果然,战士们在诊所里搜到了很多与日本人的书信往来,幸亏叶飞隐约察觉到了这个老者有问题,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在最终如何处理老者的问题上,叶飞却选择了网开一面,决定既往不咎,这让随行的战士们都很费解:难道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可以放过你,你可以继续在这里开你的诊所,我也能对你的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但前提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听说新四军的长官愿意放过自己,老者大喜过望,立刻表示自己愿意配合叶飞。而叶飞提出的条件也简单,让老者给日本人提供错误情报。理由是如果就这么放老者回去,反倒会引起日本人的警觉,如此反倒不美,不如来一个将计就计,将这些可恨的日伪军一网打尽。

在叶飞的安排下,日伪军成功走入了他的圈套,在车桥一战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局部战场作战过程中,叶飞采用了经典的“围点打援”战法,使敌军的增援部队受到了重创,歼灭日伪军近千人之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过后,苏中地区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之间的战略联系被基本打通,巩固了此前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战果,并且使得苏中抗战形势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好转。

但日军依然亡我之心不死,于次月按照预定计划向河南发起了进攻,迫于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作战上兵力、装备、兵员素质的劣势,我军最终也只能选择了撤兵。

到了下半年,我军重新组织起建制后,在大大小小战役中共歼灭敌军5万多人,华中地区的抗战状况也得到了有力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新四军基本扫清了长江以北部分地区的日伪军,使山东、华中解放区得以连成一片。这年春天,叶飞还率部参加了天目山反击战,这是新四军最后一次以这个名字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决战。

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投降,叶飞终于亲眼看见了中国人坚持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可对于他来说,战斗还没有结束,新的征程还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他。

对于叶飞识破老牙医的破绽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叶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中国知网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4. 《叶天士》——中国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