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司令部总部机关接到了一份报告,内容不长,也十分浅显易懂,但却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

消息一路经由广州军区到南部战区,再到中央。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非同小可,事关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我人民解放军驻防部队的生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南海舰队的后续官兵终于登上了南薰礁驻地,得到的结果却是驻防南薰礁的12名战士,除1人因故暂离以外,其余的11人中有6人死亡、5人失踪。但遍翻现场,却没有一条线索可以指向凶手。

到底是谁干的?

现场的所有人心里都抱着这个疑问,随后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搜寻行动。

那么南薰礁驻地的驻防官兵究竟遭遇了什么?凶手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我国驻军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薰礁事件

南薰礁事件是1990年我国海上驻防部队中,所发生的最为恶性的事件之一,且至今真相没能大白于天下,人们只知道在这个地方长眠着11位为国捐躯的烈士。

南薰礁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位于郑和群礁西南端的位置,礁盘形状是长约1400到1850米的心形,从行政上来说归属中国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事情的发生还要追溯到1990年11月7日之前的若干天,虽然具体发生的日期尚且不明,但可以肯定至少在11月5日以前,南薰礁驻地的驻防官兵就已经遇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南海舰队司令部总部机关,决定从湛江港派船到南薰礁驻地查看情况的时候,无线电呼叫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而从湛江港派船到南薰礁驻地,由于风浪太大,再快也要在海上航行两天时间。

所以实际上从11月5日那天开始,总部机关就联系不上南薰礁驻地的驻防官兵了。而在南海舰队的救援官兵顶着风浪前往南薰礁驻地的两天时间里,总部机关包括救援队伍,都一直在尝试联络南薰礁驻地的驻防官兵们,但依旧没有收到回复。

可想而知,随着救援官兵的不断深入与呼叫,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南薰礁的驻防官兵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中国在南薰礁驻地驻军时,基础条件十分恶劣:

一方面是因为南薰礁位于深海区,是中国军队驻守的南沙各礁中气候最为恶劣的,经常有风浪拍击到驻地上。据在南薰礁上驻守过的官兵们介绍说,在南薰礁这边,12级的台风都可以连刮好几天,10级台风刮半个月左右都是家常便饭

另一方面,因为礁石滩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没于水下,无法用传统的建筑工艺在上面建造临时住所,战士们只能自己插下钢管做地基,并在其上面建造简易的高脚屋才能完成驻守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救援官兵的印象里,以往他们来到南薰礁驻地的高脚屋附近时,由于汽笛和船只发动机轰鸣声很明显,立刻便会有战士外出查看情况,待发现是我国军队的船只时便会摇旗挥手,然而这一次等到他们已经将船只停靠在高脚屋附近了,也不见驻防官兵有任何反应。

挨近高脚屋,救援官兵发现门没有上锁,只是轻掩着,战士们冲入高脚屋内,还尤为散尽的血腥味顷刻间便充满了他们的鼻腔,南薰礁驻地的6名驻防官兵毫无逻辑的躺在地上,脸色灰败显然早已失去了生命迹象。

南薰礁驻地一共有12名驻防官兵,除了一名士兵因故暂离驻地,只剩下11名士兵留守驻地,如今6名士兵惨死现场,那么其余5名战士又去了哪里?南薰礁驻地又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谜团至今都围绕在所有亲历现场者的心头,久久未能消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观点

在救援官兵对现场高脚屋内,以及南薰礁附近进行搜寻之后,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水下的珊瑚礁内,散布着几支我军驻防人员的制式步枪;南薰礁驻地旁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交通艇也不知所踪;附近的礁盘上,救援官兵还发现了礁长张效忠的眼镜。

在这些线索的基础上,救援队伍将所见所闻都详细的写成报告,并交给了南海舰队司令部总部机关。总部机关在收到这份报告之后,一边成立特别调查组再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一边将情况上报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特别调查组的初步检查,死亡的这6人中,2人的脖子上有明显的手指勒痕,应该是被人扼住喉咙窒息而死的,其他4个人身上除了几个弹孔以外,没有明显外伤。并且弹痕遍及整个高脚屋内,足以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另外,他们还调查了最后那几天里南薰礁驻地驻防官兵发回的报告,报告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而有关那个因故暂离的战士,他们也了解了其暂离原因,是因为意外的烫伤所导致。

当时,有两名战士开船护送他回到大陆上,可没想到,这一次分别竟然就成了他和战友们的永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来了,在南薰礁驻地发生战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当时也是众说纷纭,但最终可以归结成以下3个主流观点:“内讧说”、“海盗袭击说”以及“越军特种部队偷袭说”。

首先是关于“内讧说”的部分,有一些人认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南薰礁上的11名官兵在与世隔绝的高压环境下,进行驻防任务,长时间下来,难免会因为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而产生摩擦,在内部产生了无可调和的尖锐冲突,最终发生了不可挽回的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观点提出之后,很快就被否决掉了,据当时南薰礁驻地的12名驻防官兵中,唯一因故暂离的幸存者描述,战友们平时的关系很好,摩擦和争吵几乎没有,这要得益于礁长张效忠是一个善于团结同志的人,大家在他的领导下都过的很好。

并且这位战士还说,他们定期会举行一些庆祝和娱乐活动,他在因故暂离南薰礁的前一天,还在和战友们一起自娱自乐,内部氛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内讧说”的论断从根本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大约是有人想散布谣言,破坏我军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其次,是关于“海盗袭击说”的部分,这个观点的立场来自于上世纪90年代,依然在南海地区日益猖獗的海盗团体。南海地区的海盗问题哪怕放到今天来说,都可以说是全球海盗情况最为严重的区域,所以南薰礁驻防官兵遭遇海盗袭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可能性上分析,感觉南海地区海盗的攻击对象,不会优先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驻边部队,海盗的行动逻辑从根本意义上是求财,一般下手的对象都是货船。就比如1999年印尼对我国的一艘名为“长胜号”的万吨货轮,进行了劫掠,船上的23人全部遇难。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越军特种部队偷袭说”。

为国捐躯

有关越军特种部队偷袭的这一说法,是所有关于南薰礁事件的猜想中最令人信服的,也是可能性最大的,因为这还牵扯到一桩历史遗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和越南海军在中国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发生了一起较为激烈的武装冲突。

最终,中国海军以击沉越方船只2艘,重创1艘,俘虏越军40多人与1名中校军官的结果结束了这场战斗,中方海军仅有杨志亮1人受伤,史称南沙海战或者“3·14”海战、赤瓜礁海战。

1988年3月13日,中国海军响应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间的商议结果,到南沙群岛的赤瓜礁等附近岛礁进行科学考察,却遭到了越方海军先一步的挑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对方没有与我方进行过多的沟通,而是直接启用了冲锋枪等武器,打伤我军战士。为了保卫国家领海完整、捍卫领土主权,我军这才予以还击。从性质上来说,这是我军的一场自卫还击战。

但对于越方来说,这就是一场己方军事行动彻头彻尾的失败,所以他们一直蓄意报复,妄图继续侵占我国南沙群岛地区的领土、领海主权。

从地图上来看,南薰礁驻地的南边是其易于顺手控制的小南薰礁,东边是安达礁驻地。安达礁从1990年开始,南海舰队就在这里设有观潮站小竹屋了,定时会有我军部队巡守,同年7月21日的时候南标船还去检修了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薰礁与小南薰礁、安达礁一起,都属于郑和群礁序列之一,郑和群礁是南沙群岛北部第四列环礁,位于南沙道明群岛的正南方。

其中,南薰礁和安达礁都是拱卫太平岛的,而太平岛的东、西、南3个方向分别是鸿麻岛、大现礁、景洪岛,这3个地方都被越南占据。太平岛的位置就像一把利刃插入了越方占据岛屿地区的“心脏”位置,所以越方一直试图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综合以上这些理由来看,越方特种部队对于中方南薰礁驻防官兵,有着充分的进犯动机和条件,他们很了解我军的巡防习惯和值守薄弱点,而且我军人员驻守地点单一,缺乏火力援助,容易被人一网打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很合理的猜测就是,礁长张效忠同志和其他的4人,并不在屋子里发现的6人之列,很有可能是当时情况突然,只有礁长张效忠慌乱之中带着一半的同志上了交通艇,准备去通知上级搬救兵,剩下的人留下来断后。

结果就是断后的战士全军覆没,张效忠和其他4个人最后也不知所踪。从后来大陆媒体在报道中隐晦提到的语句“这片海域长眠着为国捐躯的烈士”,可见国家将其定义为“为国捐躯的烈士”,这也侧面打消了“内讧说”的可能性。

后来,也就是在事发将近18年以后,南薰礁事件失踪者之一周志衡的弟弟周凯,要求将其兄长的身份定为烈士而引发了一些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虽然不得而知,但是也能看出,“为国捐躯的烈士”一词,大概率只是用来形容明确死于屋内的6位战士的,至于其他人,还有待考证。

对于1990年南薰礁驻防战士6人身亡,5人失踪,凶手至今成谜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外交部:中国对南沙部分驻守岛礁的建设合情合理合法》——新华网

2. 《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国知网

3. 《军事大辞海 下 》——长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