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考虑过没有,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长达500年,然而出来后却并没有赴灵山找如来佛祖算账,而是成为唐僧的徒弟,保护他西天取经。成佛之后,他暗自庆幸,幸亏当初是去取经而不是算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孙悟空为何有这种感想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悟空

睚眦必报的孙悟空 孙悟空的性格其实在不同阶段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方寸山学艺之前,他为人低调且善良,譬如刚出世的时候,他就很懂礼貌,拜了四方以及菩萨,后来想要长生不老,因此不远万里求师学艺,见到菩提祖师之后,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可见他不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反而还要给欺负他的人道歉,这跟圣人已经没有两样。然而学艺之后的孙悟空,变得睚眦必报,遇事也不再忍耐,譬如听说混世魔王欺负猴子猴孙,他就打上门去,刀劈魔王拯救了被劫掠的小猴。再比如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当知道弼马温人微言轻就毅然返出天庭。再例如听说齐天大圣没有被邀请到蟠桃会,也是大闹盛宴,还吃了老君的仙丹。更猛的是被二郎神擒获,押进老君的炼丹炉,等开炉之后,义无反顾直奔凌霄宝殿找玉帝算账。可谓是睚眦必报。

按理说如来把他整整压了500年,凭他的暴脾气不可能不找如来算账 ,然而我们看到他出来后,竟然拜师唐僧,并护送他赴灵山取经,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我们当初的齐天大圣去哪了呢?

齐天大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天大圣

500年的思考 其实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与孙悟空异位而处,恐怕你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吧。我们知道一句俗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是任何人都最希望且重视的。而孙悟空恰恰失去了自由,可以说失去自由比剥夺他生命还要恐怖,还要让他难受。

孙悟空这五百年一定没有放弃过离开五行山,他一定将菩提祖师所授的各种技能和神通倾数试验,祈求能摆脱五行山的束缚,结果比较明显,他失败了,而且这500年来他一直没有想到脱困的方法,想必在若干年之后,他就放弃了挣扎,开始得过且过。他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凭自己的实力是难以与如来佛祖抗衡的,即便他从五行山出来,依旧没有对抗五行山的方法,而如来却可以很轻松的如法炮制,将猴子再次镇压在山下。那么到时候就不是500年,或许5000年,50000年,或许一辈子不让出来,而孙悟空可是长生不老的,而且也可以不吃不喝就坚持下去,这就是活受罪,一点希望都没有。因此他不敢反抗如来佛祖。

感恩之心另外孙悟空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知恩图报,有强大的感恩心理。他记得人家对他的好,而且是一辈子。譬如是观音菩萨将获得自由的希望给他,因此他对菩萨特别的尊敬,再比如是唐僧亲自揭开五行山顶的那张帖子,放他出来 ,因此他就一心一意护送唐僧取经,不达灵山誓不罢休。

尤其有一个桥段非常感人,孙悟空被大鹏鸟关进了阴阳二气瓶,而阴阳二气瓶中的火将猴子的孤拐都稍软了,如果继续烧下去,孙悟空必死无疑。然而在生死关头,他关心的并不是他自己,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忍不住吊下泪来,这正是:遭魔遇苦怀三藏,着难临危虑圣僧,道:“师父啊!当年皈正,蒙观音菩萨劝善,脱离天灾,我与你苦历诸山,收殄多怪,降八戒,得沙僧,千辛万苦,指望同证西方,共成正果。何期今日遭此毒魔,老孙误入于此,倾了性命,撇你在半山之中,不能前进!想是我昔日名高,故有今朝之难!”

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悟空

生死关头,他没有想过要留什么遗嘱,也没有想过他自己的猴子猴孙如何过活,而是想到无法继续保护唐僧修成正果,十分遗憾只能将唐僧扔到半道,无法继续前进。他至死想的还是唐僧,为什么呢?就是顾念唐僧当年的救命之恩。

佛派的力量 另外一点,应该是孙悟空成佛之后发现的。因为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护送唐僧取经,降妖伏魔上。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然而成佛之后,他一定回顾了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奇观,才发现佛派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这里举几个小例子想必大家就明白了。第一,孙悟空遇到搞不定的事情,总爱找观音菩萨解决,然而猴子一到南海,见到菩萨,菩萨总会来一句“我早已知之”。可见孙悟空搞不定的难题,在菩萨那里根本就不叫事,菩萨永远那么淡定,而且将猴子遇到的困难如数家珍一般道个明白。可见菩萨的实力有多么强。第二,其实是很诡异的一件事,在三借芭蕉扇的那一桥段里,孙悟空不知道芭蕉扇的厉害,结果被铁扇公主一扇扇飞,结果落在了灵吉菩萨的所在。菩萨说了这样一番话:

那妇人唤名罗刹女,又叫做铁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故能灭火气。假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我这山到火焰山,只有五万余里,此还是大圣有留云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灵吉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吉菩萨

其实这段话细思极恐,为什么芭蕉扇正好将孙悟空扇到了灵吉菩萨的领地,如果按常理这一扇,应该飘上八万四千里,然而孙悟空却只飞了5万多里。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灵吉菩萨知道孙悟空的所有神通,而且知道他有留云的能力,因此只在5万多里的地方等他。可见孙悟空的这一切人家佛派早就掌握了。连细节处也考虑得面面俱到。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实力,不用多说了吧?

至于如来表现出来的惊人实力,譬如单指束大鹏,钵盂扣六耳,要知道这些妖王都不在 孙悟空之下,可是在如来手里,他们就跟弱鸡一样,可见佛派的实力有多强。

小结 孙悟空成佛之后,想必会暗自庆幸,幸好当初从五行山出来是护送唐僧取经,而不是赴灵山找如来复仇,否则他怎么可能成佛,恐怕还要在五行山下再待个多少多少年吧?

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悟空

同一级别或者同一水平,还可以追赶一下,孙悟空与如来差距巨大,如果不看自己的实力就要硬钢,那恐怕会更失颜面,好在孙悟空是识时务的俊杰,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其实应了那句俗话: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当然低头并不是软弱,更不是与坏人同流合污,而是擦亮眼睛,辨明是非,如果是正能量,那么积极靠拢,如果是恶势力,则埋头积蓄力量,为了日后能推翻他们。总之,一是有实力,二是明是非,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那么终有一天会涅槃重生。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并推广,感谢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见不散,最后如果大家不麻烦的话还望点个小红心,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