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的四大世纪工程之一的克里米亚出大事了,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克里米亚的一所学校发生爆炸与枪击,酿成19死50伤的惨剧,伤亡情况仅次于2004年9月1-3日发生在别斯兰市第一中学的别斯兰人质事件。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以武力为后盾,利用当地俄罗斯族人占据绝对多数的优势,以公投的模式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四年半以来,乌克兰问题的焦点实际上一直都是俄罗斯实际控制的乌东顿巴斯地区,而不是克里米亚,因而克里米亚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直到10月17日的这起枪击爆炸案的发生。吊诡的是这起枪击爆炸案发生后,俄罗斯的调查机构将其定性为恐怖袭击,然而,几个小时后,俄罗斯真擦委员会修改了定性,从恐怖袭击调整为谋杀行为。无论哪一种定性,都无法摆脱乌克兰因素,或许,普京不想在这个多事之秋激怒乌克兰,给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更多的口实、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0月17日,克里米亚刻赤市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发生了枪击爆炸案,凶手先是在学校的食堂实施了爆炸,引发了恐慌潮,以此为掩护,凶手向恐慌的人群大肆开枪,酿成了19死、47伤的惨剧,成为俄罗斯别斯兰事件后针对群体袭击造成的最大伤亡。

俄罗斯侦察委员会发言人彼得连科称,据初步检查,事件中的遇难者都死于枪击,而枪手是该校的一个四年级学生、18岁的弗拉季斯拉夫o罗斯利亚科夫,作案后自杀身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凶手品学兼优,俄罗斯克里米亚共和国行政长官阿克肖诺夫表示,凶手之前言行举止良好,从没有人怀疑过他。

俄罗斯跟美国不一样,私人不允许持有枪支,也从来美国发生过大型的校园枪击事件,如今却在普京的四大世纪工程之一的克里米亚发生了,这不仅是一件重大安全事件,似乎也是一个重大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克里米亚刻赤市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枪击爆炸案,造成重大伤亡,俄罗斯调查部门修改事件定义,引发更大的关注,更大的疑问。

起初,俄罗斯的调查部门将这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几个小时后,俄罗斯侦察委员会修改事件定性,将恐怖袭击改成谋杀行为。在还没调查清楚枪手大规模杀人的动机之前,重新定义事件的性质非比寻常。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定性,都无法摆脱乌克兰因素。俄罗斯方面起初定性为恐怖袭击,大概是把乌克兰当作假想敌了,几年来,俄罗斯经常指责乌克兰在克里米亚搞破坏,克里米亚刻赤市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爆发了枪击爆炸案后,俄罗斯调查机构就第一时间定性为恐怖袭击,应该是出于惯性、本能,毕竟克里米亚不是像车臣、印古什这种经常发生恐怖袭击的地方。

几个小时后,俄罗斯最高级别的调查机构俄罗斯侦察委员会介入后,修改定性,认为为谋杀行为,推翻了之前的恐怖袭击的定性,恐怕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控制克里米亚当地的恐慌情绪,更快更好地控制住当地的局势,因为谋杀行为更多的是孤立的治安事件,比较不会制造民众的大规模恐慌,以及对政府的责难。而恐怖袭击一般而言都是恐怖组织实施的,通常是团伙所为,孤狼式恐袭毕竟比较少,如果定性为恐怖袭击,无论是当地民众,还是克里米亚当局、调查机构还会担心会不会在克里米亚再次爆发恐怖袭击,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点发生?

其次,俄罗斯当局将事件的性质从恐怖袭击修改成谋杀行为,是在稀释萦绕在当地民众、政府与调查机构脑海中的乌克兰因素。现在是俄罗斯的多事之秋,俄罗斯不愿意因为这个事件去刺激乌克兰,再次引爆俄乌的外交危机——10月8日至19日,美国为首的北约九国正在在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州和文尼察州,与乌克兰军队举行“晴空2018”跨国空军军事演习;10月25日至11月7日,北约将出动约1万辆车辆、130架战机和70艘军舰,在挪威的空军基地、瑞典的卡拉科斯基地、芬兰的罗瓦涅米空军基地,举行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三叉戟接点2018”军事演习,让俄罗斯特别敏感的是北约的这次军事演习将在距离俄罗斯边境200公里的芬兰罗瓦涅米空军基地实施实弹射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普京执政俄罗斯18年,搞了四大世纪工程,使普京的权力、威望与地位空前高涨,分别是第二次车臣战争,获胜,奠定了普京的至高的威望与权力;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帮助巴沙尔稳固了政权,扩大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但受到西方大国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遭到土耳其的强力阻击,普京不得不放弃军事解放恐怖组织在叙利亚的最后据点伊德利卜,又遭土耳其背后捅刀子,推迟俄土两军在伊德利卜非军事区的联合巡逻,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胜利者的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削弱,未来局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俄罗斯利用私人军事公司瓦格纳的雇佣兵与俄军的“志愿兵”实际控制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近期受到了乌克兰的反击,背后是美国在撑腰,顿巴斯地区的局势越来越动荡,让俄罗斯很紧张;普京的四大世纪工程中最稳定,最平静的当属从乌克兰吞并的克里米亚。

然而,现在连克里米亚也出大事了,这让普京不省心。俄罗斯侦察委员会还未完成克里米亚的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枪击爆炸案,具体的案情,也就是究竟是孤立的谋杀行为,还是蓄谋已尽的恐怖袭击,还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克里米亚的平静估计要结束了,巨大的疑问是克里米亚会不会就此陷入动荡?

不管怎么说,克里米亚的平静的结束,意味着普京迎来新的大麻烦。而给普京一点儿安慰的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17日谴责克里米亚刻赤技术学校发生的爆炸和枪击事件,称这起袭击事件为一场“悲剧”,一起“可怕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