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激发队伍活力

科技驱动释放解纷动能

通辽铁路运输法院多措并举

擦亮“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

通辽铁路运输法院坚持把非诉调解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化“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建设,将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衔接起来,将委派调解、调解协议区块链核验、司法确认等流程贯通起来,形成了纵横联动、开放融合、集约高效的纠纷解决网络,诉源治理成效显著,2023年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和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同比下降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引领

激发党员队伍新活力

“感谢法官这么为我着想。”被执行人于某手捧锦旗,眼角湿润了。

就在前几天,于某因抗拒执行即将被依法采取强制拘留措施。执行和解党小组了解到其月收入微薄,还要照顾病重的母亲和上学的孩子,所以一时间难以凑齐欠款。于是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核实情况后决定给于某宽限期凑齐案款,同时积极与申请执行人沟通,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放弃部分案款,该案件得到圆满执结。

通辽铁路运输法院以“五角枫”党建品牌为统领,围绕“先锋角”引领、“科技角”驱动、“联建角”共治、“建议角”共赢、“前哨角”解忧五个维度,建立“五角”解纷工作模式,实质性化解保险合同类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激励全体党员干警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展形象,组成“1+N”解纷团队,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坚持“精”字为要,实行“先行调解、全流程监管、专业法官会议打磨、审委会讨论把关”模式,力争达到“办理典型一案、促进解决一片”,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和传帮带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帮助群众“法结”“心结”一起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驱动

释放多元解纷新动能

一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案中,被告同意一次性向原告支付车辆维修款,但是如何支付款项、支付给谁,被告存在信任方面的疑虑。原告远在河北沧州,不便到现场签字,在承办法官的耐心指导下,双方当事人使用“腾讯电子签”中的“小收据”板块完成了收据签署,成功支付了车辆维修款。

构建“天平智慧+”自助诉讼服务体系,秉持“如我在诉”理念,让群众诉求“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这是通辽铁路运输法院以科技力量助推诉源治理工作的鲜活实践。为当事人配备诉讼服务自助终端,满足立案、缴费、诉讼材料转交、查询等个性化需求,人工服务可替代率达到100%。建立诉讼服务矩阵平台,提供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法院集约送达一体化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草原执行110”举报电话等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融合区块链技术司法应用,与第三方平台、各保险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诉前“委派调解+区块链核验+司法确认”和诉中“区块链存证+电子证据核验+电子送达”的零等待解纷模式,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联动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网上就能调解,还能远程司法确认,真是又方便又高效!”丛先生不禁发出感叹。

家住呼和浩特市的丛先生因不便前往通辽市进行现场立案,便在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客服的指导下,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进行了网上立案操作。法院审核后认为该案件事实基本清楚、争议不大,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下转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远程视频诉前调解,利用“多元调解”小程序线上签字确认,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掌上法庭系统,完成身份认证,在线审查调解协议后,依托送达平台当即将司法确认裁定书采用电子送达方式送达给双方当事人。最终,当事人足不出户,一起相隔千里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仅仅依托互联网便得以圆满化解。

通辽铁路运输法院利用“一会一平台一协议”联动机制,强化多方力量协同联动,共抓诉源治理。召开保险纠纷沟通联席会,每年邀请通辽地区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参加会议,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进矛盾纠纷“非诉”渠道多元化解。运用“总对总”线上调解平台,与通辽市保险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诉前委派调解和司法确认,2023年至今,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645件,司法确认案件283件,自调解达成协议到电子送达确认有效的裁定仅需两天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向辐射

吹响未雨绸缪新号角

发挥前哨保障作用,今年1月至4月,组织党员干警100余人次开展普法“六进”活动,同时以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原被告的不同诉求为切入点针对案件管辖、诉讼权利义务、庭审举证等进行解答,累计普法1000余人次。发挥前哨服务作用,在街道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派驻党员法官任矛盾调解员,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在保险公司设立党员法官工作站和诉讼联系点,丰富化解纠纷渠道;选派2名优秀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做好青少年法治宣传工作。发挥前哨延伸作用,今年1月至4月组织全体党员法官与32家保险公司召开保险纠纷涉诉案件座谈会3次,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针对诉讼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专门回应,推动诉源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通辽铁路运输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