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入侵会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防范和遏制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安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现推出“以检察之力推动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特别报道,生动展现各地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融入外来入侵物种治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鲜活实践。

图片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爪金龙,又名番仔藤,被称为“温柔的植物杀手”,于2016年被列入《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2023年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日前,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县域内沿线公路、村寨及景区等多处种植五爪金龙作为景观植物。

据悉,五爪金龙具有很强的侵占性和繁殖能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占据一方土地,夺取本土植物的营养、水分和生存空间,凡是被它爬上的植物,最后都会死掉,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由此,该院及时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开展清理工作。目前大部分乡镇已清理完毕。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关注整改治理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根系发达、繁殖力强、种群扩散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023年2月,江苏省如东县检察院在开展海洋湿地保护工作中发现,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内长满了互花米草。该草在湿地内大量繁殖,致使大型底栖动物和珍稀鸟类栖息地面积萎缩、质量下降,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对此,2023年5月,该院积极与相关行政机关开展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引入相关环境损害赔偿金用于互花米草的清除工作。经过一年的整治,目前已清除互花米草375亩,湿地鸟类栖息功能得到修复。图为互花米草整治现场。

宁波奉化:

为山林清除松材线虫害

“每年夏季高温天,都是松材线虫病害的高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已入初夏,天气越来越热,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近日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走访辖区内多处林区,对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的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并同步开展公益诉讼法治宣传。

奉化区是松林资源大区,全区松林面积53万余亩。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传播广、速度快、难治理,其引发的松树病害被称作“松树的癌症”,死亡率极高,逐渐成为松林资源防护的“老大难”问题。

为保护辖区内自然生态资源及生物多样性,自2022年以来,奉化区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生态环境公益保护专项行动,以源头治理为抓手,共同推动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

2023年3月,该院检察官通过使用搭载了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对四明山林区的山林进行巡查航拍,发现多处林区已出现松材线虫病害显著特征,于是进一步走访询问护林员,并邀请公益诉讼志愿者现场查看,确定该林区确实存在松材线虫病害,其中经鉴定因松材线虫病致死松树700余株,疫木内部均发现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该林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023年4月,奉化区检察院邀请相关部门、代表委员、环保科创领域专家参加公益诉讼听证会,针对松材线虫等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生态环境公益保护问题听取专家意见,并与相关部门就构建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综合性数字监督平台工作达成共识,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

同年5月至6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受虫害区域的疫木进行清理整治,通过清理衰弱木、林下灌木和杂草,对重点区域林木进行打孔注药,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对病虫害的免疫能力。

同年7月至9月,检察官跟进监督发现,原先的病害林区已整治完善,疫木及相关生长环境基本已清理到位,重点林区也已及时注药防治,同时开启了相关林区实时监控,由专人负责查看林木生长情况。

上海闵行:合力围剿“一枝黄花”

每年的4月至9月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期。为了防止“一枝黄花”卷土重来,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针对去年以来办理相关案件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发现涉案地块的“一枝黄花”已清除完毕,且未发现其再度传播和繁殖。

2023年10月,闵行区检察院收到市民反映的线索,称在闵行区某空地附近发现大片加拿大一枝黄花。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立即前往现场调查。经测量,入侵区域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场“一枝黄花”长势茂盛且呈扩散趋势,多数植株高度2米至3米。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2010年被列入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其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根系发达,抑制入侵地其他植物生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治理外来物种入侵,保护公共利益,刻不容缓。”承办检察官表示。2023年11月16日,闵行区检察院正式立案,并在7日内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履行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及时清理发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关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开展治理。

同时,该院积极听取植物专家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的意见,对涉案街镇实地走访,加强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在巩固前期防除成效的基础上,加强属地化管理,将加拿大一枝黄花治理纳入镇网格日常巡查工作。今年1月,承办检察官来到涉案空地跟进监督,发现该空地内的“一枝黄花”已被清除。

广州增城:阻击红火蚁入侵

“我们去现场看了整改情况,效果不错,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强对红火蚁防控工作的跟进监督。”日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一起,就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红火蚁统一防控行动履职情况开展“回头看”。经现场查看,志愿观察员对整改效果表示认可。

2023年12月,增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在乡镇走访时,收到一份来自人大代表的建议:“村民反映地里有红火蚁,不仅影响耕作,前段时间还有村民被咬伤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红火蚁的防控工作。”该建议引起了检察官的重视。

作为全球公认的百种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会危及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若防控不当将会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检察官随即展开调查,经核实,相关职能部门虽已采取了防控措施,但在农田附近又发现了多处红火蚁巢穴。

红火蚁增多的范围有多大?其他镇街有没有类似的问题?为全面了解情况,增城区检察院发函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12345热线平台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收集红火蚁等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线索。

同时,检察官到辖区部分镇街农田、公园、城市绿化带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红火蚁蚁巢特征、集居痕迹等特性,掌握日常扑灭和防控状况,并于今年1月牵头召开红火蚁防控行政公益诉讼磋商会议,邀请农业部门、林业部门以及相关镇街参加。会上承办检察官提出了检察建议,参会各方就红火蚁防控达成共识。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区域红火蚁统一防控行动方案,在辖区61个行政村探索全民防控模式,进一步落实农业植物及其产品和苗圃场地的产地检疫,全面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经统计,相关部门累计提供红火蚁防控药剂2.05吨,扑灭红火蚁蚁巢6318个,防治面积约9303亩,其中开展农业植物产地检疫4宗、面积11.8亩,有效维护了农业生产安全,筑牢外来物种入侵防线。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作者:蒋杰 林杰荣 杨莹莹 刘韬 郭卓屏 丘恺琦 图片:王翠云 肖蕊 马银霞 潘倩)